Unicode:79FB
拼音:yí
部首:禾
总笔画数:11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丿一丨丿丶丿㇇丶丿㇇丶
读音:yi2
两分:禾 多
(1) 挪动。【组词】:移交。移植。移刻(过一段时间)。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移民。迁移。转移。移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2) 改变,变动。【组词】:移居。移易。移情(变易人的情志)。移动。潜移默化。
(3)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组词】:移文。檄移。
(1) 移轉、搬遷。【组词】:搬移、移動、移民、移居、移交、移植、愚公移山。
(2) 轉變、改變。【组词】:移風易俗、移孝作忠、移情別戀。
(1) 迁徙;挪动
(2) 改变;转变
笔顺笔画:丿、一、丨、丿、丶、丿、㇇、丶、丿、㇇、丶
笔顺名称:撇、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撇/横钩、点
笔顺编号:31234354354
【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匜。【說文】禾相倚移也。【六書故】移秧也。凡種稻先苗之後移之。
又【說文】一曰禾名。
又遷也。【韻會】今遷徙之迻借作移。【書·多士】移爾遐逖。
又【廣韻】易也,延也。【博雅】轉也。【書·畢命】世變風移。【禮·大傳】絕族無移服。【疏】在旁而及曰移。言不延移及之。
又【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疏】移謂靡匜搖動也。
又【廣韻】遺也。【博雅】移,脫遺也。
又官曹公府不相臨敬,則爲移書箋表之類也。【前漢·公孫弘傳】弘乃移病免歸。【註】移書言病。【後漢·光武紀】於是致僚屬作文移。【註】文書移於屬縣。
又姓。【風俗通】漢弘農太守移良。
又山名。【水經注】沅水源出許山,流注於熊溪,熊溪南帶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風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名。
又通作施。【前漢·衞綰傳】劒者,人之所施易,獨至今乎。【如淳註】施,讀曰移。言劒者人所好,故多數移易貿換之也。
又【集韻】【韻會】𠀤以豉切,音異。【禮·郊特牲】以移民也。【註】移之言羨也。【疏】以蜡祭豐饒,皆醉飽酒食,使人歆羨也。
又【曹植·鷂雀賦】雀得鷂言,意甚不移目如擘椒,跳蕭二翅。【註】移,遷也。
又【集韻】敞𠇍切,音侈。【禮·表記】衣服以移之。【註】移讀如水汜移之移。猶廣大也。
又叶牛何切,音俄。【楚辭·七諫】淸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以日多。梟鴞旣以成羣兮,𤣥鶴弭翼而屛移。
禾相倚移也。从禾多聲。一曰禾名。弋支切〖注〗臣鉉等曰:多與移聲不相近,蓋古有此音。
(移)禾相倚移也。相倚移者、猶言虚而與之委蛇也。吕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其長也欲相與俱。其熟也欲相扶。倚移、連緜字。曡韵。讀若阿那。攷工記鄭司農注兩引倚移從風。今上林賦作旖旎從風。說文於禾曰倚移。於旗曰旖施。於木曰檹施。皆謂阿那也。毛傳曰。猗儺、柔順也。猗儺卽阿那。表記。衣服以移之。注。移讀如禾氾移之移。移猶廣大也。禾氾移葢謂禾蕃多。郊特牲。其蜡乃通以移民也。鄭曰。移之言羨也。古叚移爲侈。如攷工記飾車欲侈。故書侈爲移。少牢饋食禮移袂。皆是。今人但讀爲遷移。據說文則自此之彼字當作迻。从禾。多聲。弋支切。古音在十六部。一曰禾名。別一義。
移,密集的禾苗进行移植。字形采用“禾”作边旁,“多”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移”是一种禾苗名称。
①〈动词〉迁移;移动。《寡人之于国也》:“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
②〈动词〉改变;变化。《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③〈动词〉递送。《汉书·刘歆传》:“歆因移书太常博士。”
④〈名词〉移文。旧时的一种公文,发行平行机关。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文移往返。”
【移国】纂国。
【移国】纂国。
问:移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移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移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移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移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移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移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移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移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移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移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