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79C9
拼音:bǐng
部首:丿
总笔画数:8画
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象形字
字级:1
笔顺:ノ一フ一一丨ノ丶
读音:bing3
五笔:TGVI
两分:禾 巾
仓颉:HDL
郑码:MFXB
四角号:20907
注音:ㄅㄧㄥˇ,
(1) 拿着,持。【组词】:秉烛。
(2) 掌握、主持。【组词】:秉正。秉公。
(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4) 姓。
(1) 用手執握。【组词】:秉燭、秉筆直書。
(2) 主持、掌握。【组词】:秉政、秉國、秉公處理。
(3) 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一秉等於十六斛。
(1) 拿着;持着
(2) 掌握;主持
笔顺笔画:丿、一、𠃍、一、一、丨、丿、㇏
笔顺名称:撇、横、横折、横、横、竖、撇、捺
笔顺编号:31511234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禾盈把也。【詩·小雅】彼有遺秉。【疏】秉,把也。【禮·聘禮】四秉曰筥。【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米數。【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又【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𢿘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爲秉,又是一說。蓋石卽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爲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又執持也。【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詩·大雅】民之秉彝。【書·君奭】秉德明恤。
又去聲,陂病切。與柄同。【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
又姓。○按《說文》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𥝐字重出。
𢿘字原从
𡝤从殳。
禾束也。从又持禾。兵永切
(秉)禾束也。小雅。彼有遺秉。毛云。秉、把也。聘禮記四秉曰筥注。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也。左傳。或取一秉秆焉。按經傳假秉爲柄字。从又持禾。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秉,一把禾。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手持禾。
①〈量词〉禾束,成把的禾。《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引】把,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
②〈动词〉持;手拿着。《楚辞·天问》:“伯昌号哀,秉鞭作牧。”
③〈动词〉执掌;操持。《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醒,谁秉国成?”
④〈动词〉遵循。《国语·晋语二》:“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
⑤〈量词〉古代容量单位,十六斛为一秉。
⑥〈名词〉通“柄”,权柄。《管子·小匡》:“治国不失秉。”
【秉彝】依照常情,常理。《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好是懿德。”
【秉彝】依照常情,常理。《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好是懿德。”
问:秉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秉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秉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𠃍】。
问:秉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秉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秉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秉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秉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