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0F0
拼音:duò
部首:忄
总笔画数:12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丶丶丨一丿一丨一丨𠃌一一
读音:duo4
反义词:勤
近义词:懒
两分:忄 月
◎ 懒,懈怠,与“勤”相对。【组词】:懒惰。怠惰。惰性。惰慢。将骄卒惰。
(1) 懶、不勤勞。【组词】:懶惰、惰性、怠惰。
(1) 懒;懈怠<跟“勤”相对>
(2) 不易变化
笔顺笔画:丶、丶、丨、一、丿、一、丨、一、丨、𠃌、一、一
笔顺名称:点、点、竖、横、撇、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笔顺编号:442131212511
〔古文〕𢢠
𢞑《唐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杜果切,
𠀤音垜。《說文》不敬也。本作憜,从心隋聲。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禮·曲禮》臨祭不惰。《註》爲無神也。《左傳·成十三年》今成子惰。《註》惰則失中和之氣。
又《正韻》吐火切,音妥。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臥切《正韻》杜臥切,𠀤音䝐。懈也,怠也。《增韻》不恭也。《書·益稷》股肱惰哉。《註》懈怠緩,慢也。《左傳·僖十一年》受玉惰。《正義》執玉
𤰞,替其質也。《禮·玉藻》惰游之士。《註》惰游,罷民也。
𠀤去聲。
又通作媠。《前漢·谷永傳》車馬媠游之具。《兩龔傳》媠嫚無狀。 亦作憜。《韋元成詩戒》供事靡憜。 亦作墯。《後漢·單超傳》徐臥虎唐兩墯。《註》持兩端也。
又《集韻》徒禾切,音駝。《禮·曲禮》言不惰。《註》惰,訛不正之言。一讀徒禾反,一讀徒臥反。◎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則入透母矣。《正韻》惰字上聲切透母,而去聲又切定母,不如《廣韻》《集韻》《韻會》上去兩聲之協於一也。
惰,态度懒散不敬。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土”的“”作声旁。《春秋左传》上说:“手上拿着宝玉,副漫不经 心的样子。”惰,这是“憜”的异体字,省略了
。媠,这是古文写法的“憜”。
问:惰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惰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惰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惰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惰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惰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惰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惰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惰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惰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钩【𠃌】。
问:惰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惰的第1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