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71B
拼音:wàng
部首:月
总笔画数:11画
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笔顺:丶一𠄌丿𠃌一一一一丨一
读音:wang4
反义词:朔
近义词:看 瞅 瞧 观 视 顾
两分:亡 王
(1) 看,往远处看。【组词】: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
(2) 拜访。【组词】:看望。拜望。探望。
(3) 希图,盼。【组词】: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组词】:望族。名望。声望。威望。
(5) 向,朝着。【组词】:望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组词】:望日。
(7) 埋怨,责备。【组词】:怨望。
(8) 姓。
(1) 希盼。【组词】:希望、盼望、望子成龍。
(2) 心願。【组词】:願望。
(3) 向遠處看。【组词】:遠望、瞻望、眺望、一望無際。
(4) 名聲。【组词】:名望、聲望。
(5) 拜訪、探訪。【组词】:拜望、探望。
(6) 向。【组词】:望前看、望前走。
(7) 接近。【组词】:坐三望四。
(8) 滿月。【组词】:朔望。
(1) 向远处看
(2) 观察;察看
(3) 问候;探视
(4) 盼望;期待
(5) 希望;盼头
(6) 名声;声誉
(7) 有名望的
(8) 责怪;怨恨
(9) 向着;对着
(10) 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的月亮呈圆形,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11) 望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
(12) 介词。向
笔顺笔画:丶、一、𠄌、丿、𠃌、一、一、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点、横、竖提、撇、横折钩、横、横、横、横、竖、横
笔顺编号:41535111121
〔古文〕𦣠【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
𠀤音
𧧄。【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巫放切
(望)出亡在外。望其還也。還者、復也。本義。引申之爲令聞令望之望。从亡。朢省聲。按望以朢爲聲。朢以望爲義。其爲二字較然也。而今多亂之。巫放切。十部。亦平聲。
望,对外出流亡的亲人,期望他们返回家乡。字形采用“亡”作边旁,用有所省略的“朢”作声旁。
①〈动词〉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动词〉盼望;希望;期望。《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③〈动词〉埋怨;怨恨;责怪。《书博鸡者事》:“敢用是为怨望。”
④〈名词〉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⑤〈名词〉名望;声望。《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望洋】仰视的样子。
【望洋】仰视的样子。
问:望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望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望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竖提【𠄌】。
问:望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望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钩【𠃌】。
问:望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望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望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望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望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望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