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4F69
拼音:pèi
部首:亻
总笔画数:8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笔顺:丿丨丿㇈一丨𠃌丨
读音:pei4
两分:亻 佩音(
(1) 挂,带。【组词】:佩带。佩戴。佩剑。
(2)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组词】:玉佩。
(3) 心悦诚服。【组词】:佩服。钦佩。敬佩。可佩。
(1) 敬仰信服。【组词】:佩服、感佩、欽佩、敬佩、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十分可佩!
(2) 繫物在腰帶或衣服上。【组词】:佩帶、佩槍、佩刀、佩劍。
(3) 戴在身上的裝飾品。【组词】:胸佩、腰佩。
(4) 用玉做的裝飾品。【组词】:玉佩。
(1) 古人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2) 挂在身上
(3) 敬仰;心悦诚服
笔顺笔画:丿、丨、丿、㇈、一、丨、𠃌、丨
笔顺名称:撇、竖、撇、横折弯钩/横斜钩、横、竖、横折钩、竖
笔顺编号:32351252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悖。【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
𤣥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
又【論語】去喪無所不佩。
又【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
又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
又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
又叶蒲眉切,音裴。【詩·秦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叶上思。
又叶蒲邁切,音敗。【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能音柰。 【說文】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徐鉉曰】俗別作珮,非。
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蒲妹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珮,非是。
(佩)大帶佩也。大帶佩者、謂佩必系於大帶也。古者有大帶、有革帶。佩系於革帶。不在大帶。何以言大帶佩也。革帶統於大帶也。許於糸部之紳、革部之鞶皆曰大帶。實則紳爲大帶、鞶爲革帶也。佩者、內則左右佩用是。从人凡巾。从人者、人所以利用也。从凡者、所謂無所不佩也。从巾者、其一耑也。蒲妹切。古音在一部。俗作珮。佩必有巾。故从巾。故字依韵㑹補。巾部之
?帥也。說从巾之意。巾謂之飾。巾部曰。飾、㕞也。又部曰。㕞、飾也。飾拭古今字。巾以飾物。故謂之飾。禮經詳帨。左氏偁率巾者、冣切於用者也。故倉頡製佩帶二文皆箸巾。
佩,宽大衣带上所佩带的饰物。字形采用“人、凡、巾”会义。佩物必系巾,佩物系巾,这称为“饰”。
①〈名词〉系挂在衣带上的装饰物。《林黛玉进贾府》:“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
②〈动词〉佩带;挂。《鸿门宴》:“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③〈动词〉敬佩;佩服。杜甫《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鄙人奉未眷,佩服自早年。”
【佩服】⒈佩挂。⒉铭记。⒊遵循。⒋悦服;钦敬。
【佩弦】比喻自箴自戒。弦,弓弦。弦常紧绷,所以性缓的人佩以自警。
【佩服】⒈佩挂。⒉铭记。⒊遵循。⒋悦服;钦敬。
【佩弦】比喻自箴自戒。弦,弓弦。弦常紧绷,所以性缓的人佩以自警。
问:佩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佩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佩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佩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弯钩/横斜钩【㇈】。
问:佩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佩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佩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钩【𠃌】。
问:佩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