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E21
拼音:dù
部首:氵
总笔画数:12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丶丶㇀丶一丿一丨丨一㇇㇏
读音:du4
(1) 横过水面。【组词】: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2) 由此到彼。【组词】:渡过难关。
(3) 转手,移交。【组词】:引渡。
(4) 过河的地方。【组词】:渡口。渡头。
(1) 自此岸到彼岸。【组词】:渡河、渡海、橫渡、偷渡。
(2) 坐船過河的地方。【组词】:渡口、津渡。
(3) 越過、通過。【组词】:共渡難關、過渡時期。
(4) 移轉。【组词】:引渡、讓渡。
(1) 过河;通过水面
(2) 通过;跨过
(3) 渡口。过河的地方
(4) 用船载运过河
(5) 渡船
笔顺笔画:丶、丶、㇀、丶、一、丿、一、丨、丨、一、㇇、㇏
笔顺名称:点、点、提、点、横、撇、横、竖、竖、横、横撇/横钩、捺
笔顺编号:441413122154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𠀤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𣳥。
濟也。从水度聲。徒故切
(渡)濟也。上文濟篆下無此義。此補見。邶風傳曰。濟、渡也。方言曰。過度謂之涉濟。凡過其處皆曰渡。假借多作度。天體三百六十五度。謂所過者三百六十五也。从水。度聲。徒故切。五部。
渡,济,过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度”是声旁。
①〈动词〉通过江河等。《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②〈动词〉通过;越过。《史记·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
③〈名词〉渡口。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渡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渡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渡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渡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渡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渡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渡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渡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渡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渡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渡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渡的第12笔是什么笔画?答: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