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907D
拼音:jù
部首:辶
总笔画数:16画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2
笔顺:丨一㇇丿一乚一丿㇁丿丿丿丶丶㇋㇏
读音:ju4
两分:辶 豦
(1) 急,仓猝。【例句】:遽尔(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2) 惊惧、慌张。【组词】:遽色。惶遽。
(3)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组词】:乘遽而至。
(4) 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
(1) 急速。【组词】:急遽、遽增、遽下斷語。
(2) 突然。【组词】:遽變、遽聞、遽逝。
(1) 仓促;突然
(2) 畏惧
笔顺笔画:丨、一、㇇、丿、一、乚、一、丿、㇁、丿、丿、丿、丶、丶、㇋、㇏
笔顺名称: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编号:2153151353334454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𠀤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𤰞,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
傳也。一曰窘也。从辵豦聲。其倨切
(遽)傳也。釋言。馹遽傳也。孫炎曰。傳車、驛馬也。左傳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鄭。遽興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傳中戀反。一曰窘也。窘迫也。从辵。豦聲。其倨切。五部。
遽,驿车驿马。另一种说法认为,“遽”是窘急的意思。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豦”作声旁。
①〈名词〉释车;送信的快车。《左传·昭公二年》:“惧弗及,乘遽而至。”
②〈形容词〉迅速;急速。《南史·王僧孺传》:“老至何遽。”
③〈形容词〉急忙;赶快。《殽之战》:“且使遽告于郑。”
④〈形容词〉突然。《祭十二郎文》:“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⑤〈副词〉就;使。《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遽人】⒈驿卒。⒉传命的人。
【遽人】⒈驿卒。⒉传命的人。
问:遽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遽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遽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遽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遽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弯钩【乚】。
问:遽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遽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弯钩【㇁】。
问:遽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1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13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遽的第14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遽的第1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折撇【㇋】。
问:遽的第16笔是什么笔画?答: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