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字典 > 遽的意思解释

遽

Unicode:907D

拼音:jù

部首:辶

总笔画数:16画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2

笔顺:丨一㇇丿一乚一丿㇁丿丿丿丶丶㇋㇏

读音:ju4

两分:辶 豦

遽的意思和解释

(1) 急,仓猝。【例句】:遽尔(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2) 惊惧、慌张。【组词】:遽色。惶遽。

(3)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组词】:乘遽而至。

(4) 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

“遽”在小字典中的解释

(1) 急速。【组词】:急遽、遽增、遽下斷語。

(2) 突然。【组词】:遽變、遽聞、遽逝。

“遽”的意思、组词、拼音读音《新华字典版》

(1) 仓促;突然

(2) 畏惧

“遽”的笔顺

笔顺笔画:丨、一、㇇、丿、一、乚、一、丿、㇁、丿、丿、丿、丶、丶、㇋、㇏

笔顺名称: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编号:2153151353334454

“遽”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遽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遽𠀤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遽𤰞,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

• 说文解字原文刻本〈清代 陈昌治〉

遽

傳也。一曰窘也。从辵豦聲。其倨切

• 说文解字注〈清代 段玉裁〉

遽(遽)傳也。釋言。馹遽傳也。孫炎曰。傳車、驛馬也。左傳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鄭。遽興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傳中戀反。一曰窘也。窘迫也。从辵。豦聲。其倨切。五部。

• 说文解字〈白话文〉

遽,驿车驿马。另一种说法认为,“遽”是窘急的意思。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豦”作声旁。

“遽”在文言文及古文中的解释

〈名词〉释车;送信的快车。《左传·昭公二年》:“惧弗及,乘遽而至。”

〈形容词〉迅速;急速。《南史·王僧孺传》:“老至何遽。”

〈形容词〉急忙;赶快。《殽之战》:“且使遽告于郑。”

〈形容词〉突然。《祭十二郎文》:“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副词〉就;使。《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遽】的词组文言文字典解释

【遽人】⒈驿卒。⒉传命的人。

词组文言文字典解释

【遽人】⒈驿卒。⒉传命的人。

遽的笔顺

“遽”字怎么写

「遽」字是下包围结构,笔画数:16 。

问:遽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遽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遽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遽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遽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弯钩【乚】。

问:遽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遽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弯钩【㇁】。

问:遽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1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遽的第13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遽的第14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遽的第1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折撇【㇋】。

问:遽的第16笔是什么笔画?答:捺【㇏】。

“遽”的笔顺分步图示

遽的笔顺分步图示

遽的组词

“遽”字开头的组词

遽亟、遽人、遽传、遽几、遽切、遽卒、遽即、遽变、遽央、遽步、遽委、遽淹、遽宁、遽然、遽容、遽篨、遽尔、遽色、遽迫、遽忙、遽遥、遽惕、遽驿、遽惶、遽戚

“遽”字结尾的词语

急遽、丛遽、仓遽、传遽、何遽、促遽、偟遽、偬遽、凌遽、匆遽、卒遽、夭遽、奚遽、岂遽、庸遽、忙遽、忩遽、怖遽、怱遽、惊遽、惶遽、慌遽、皇遽、薄遽、蜚遽、躁遽、边遽、迫遽、遑遽、陵遽、飞遽、驲遽、骇遽

包含“遽”字的成语词组

了无遽容、疾言遽色、遽归道山
部首查字
全部一画二画三画四画五画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画十二画十三画十四画十五画十六画十七画
今日识字
𧖘 𧖙 𧖟 𧖠 𧖡 𧖢 𧖣 𧖤 𧖮 𧖥 𧖸 𧖯 𧖦 𧖹 𧖰 𧖧 𧖺 𧖱 𧖨 𧖻 𧖲 𧖩 𧖼 𧖳 𧖪 𧖽 𧖴 𧖫 𧖾 𧖵 𧖬 𧖿 𧖶 𧖭 𧗀 𧖷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