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5C1
拼音:páng bàng
部首:方
总笔画数:10画
结构:上中下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丶一丶丿丶㇇丶一𠃌丿
笔顺: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读音:pang2|bang4
五笔:UPYB
两分:(旁)
仓颉:YBYHS
郑码:SUWS
四角号:00227
注音:ㄆㄤˊ,ㄅㄤˋ,
(1) 左右两侧。【组词】: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组词】: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组词】:旁征博引。
(4) 邪、偏。【组词】: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组词】:偏旁。竖心旁儿。
◎ 古同“傍”,靠。
(1) 側面、側邊。【组词】:路旁、旁邊、身旁、旁若無人。
(2) 非正面的、非正式的。【组词】:旁白、旁證、旁聽、旁門左道。
(3) 其他、另外。【组词】:旁人、我還有旁的事情要辦。
(4) 從旁、在旁邊。【组词】:旁敲側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5) 非直系的。【组词】:旁支、旁系親屬。
(6) 多方、廣泛。【组词】:旁求、旁徵博引。
(7) 漢字的偏旁。【组词】:水字旁、雙人旁、豎心旁、立刀旁。
(1) 广泛;普遍。【组词】:旁征博引、旁求俊彦
(2) 边;侧。【组词】:旁边、旁观、旁敲侧击、旁若无人
(3) 其他的;别的。【组词】:旁人、旁证、触类旁通
(4) 汉字的偏旁
(5) (Pánɡ)姓
(6) ◎ 古同“傍”,靠
笔顺笔画:丶、一、丶、丿、丶、㇇、丶、一、𠃌、丿
笔顺名称: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横折钩、撇
笔顺编号:4143454153
〔古文〕𣃟
𣃙㝑【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
𠀤音螃。㫄隷作旁。【博雅】旁,大也。廣也。【釋名】在邊曰旁。【玉篇】猶側也。非一方也。【易•乾卦】旁通情也。【書•太甲】旁求俊彥。【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岐旁,岐道旁出。
又【集韻】晡橫切,音𦅈。騯騯,馬盛貌。或省作旁。【詩•鄭風】駟介旁旁。【疏】北山傳云:旁旁然不得已,則此言旁旁亦爲不得已之義。【朱傳】旁旁,馳驅不息之貌。音崩。叶補岡反。
又【韻會】【正韻】𠀤蒲浪切,音傍。【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註】如淳曰:旁午,分布也。師古曰:一縱一模爲旁午。猶言交橫也。
又【莊子•齊物論】旁日月。【註】依也。
又【集韻】鋪郞切,音滂。旁礴,混同也。
又【集韻】蒲庚切,音彭。旁勃,白蒿也。兔食之,壽八百歲。
溥也。从二,闕;方聲。㝑,古文㫄。?,亦古文㫄。雱,籒文。步光切〖注〗旁。
(旁)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㫄魄四塞。張揖曰:㫄,衍也。廣雅曰:㫄,大也。按㫄讀如
?,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
?。闕。闕謂从之說未聞也。李陽冰曰:象㫄達之形也。按自序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或謂義,分別讀之。方聲。凡徐氏鉉鍇
?本不同,各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之說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
(
?)古文㫄。以許說推之,亦小篆从二,古文从一也。
(
?)亦古文㫄。李斯改一爲二,則爲小篆。
(雱)籒文。詩:雨雪其雱。故訓傳曰:雱,盛皃。卽此字也。籒文从雨,衆多如雨意也。毛云盛:與許云溥正合。今人不知㫄、雱同字,音讀各殊。古形、古音、古義、皆廢矣。
旁,广大。字形采用“二、”作边旁,“方”作声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旁”。“雱”,这是籒文的“旁”。
①〈名词〉旁边;侧面。《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形容词〉偏斜;不正;邪。《病梅馆记》:“斫其正,养其旁条。”
③〈副词〉广泛;普遍。《尚书·说命》:“旁招俊乂列于庶位。”
④〈代词〉别的;其他的。《狱中杂记》:“旁四室则无之。”
〈动词〉依傍;靠近。《与妻书》:“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旁罗】遍布。
【旁洽】普遍霑润。
【旁求】广求;各方征寻。
【旁通】广通。
【旁午】⒈交错。⒉事务纷杂。
【旁坐】一人犯法,罪及他人。
【旁罗】遍布。
【旁洽】普遍霑润。
【旁求】广求;各方征寻。
【旁通】广通。
【旁午】⒈交错。⒉事务纷杂。
【旁坐】一人犯法,罪及他人。
问:旁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旁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旁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旁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旁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旁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旁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旁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旁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钩【𠃌】。
问:旁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