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9698
拼音:ài
部首:阝
总笔画数:12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フ丨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读音:ai4
五笔:BUWL
两分:阝 益
仓颉:NLTCT
郑码:YUOL
四角号:78212
注音:ㄞˋ,
(1) 险要的地方。【组词】:隘口。要隘。关隘。险隘。
(2) 狭窄。【组词】:隘巷。隘路。狭隘。
(3) 穷。【组词】:隘穷。隘窘。贫隘。
(1) 狭窄;狭小
(2) 险要的地方
笔顺笔画:㇌、丨、丶、丿、一、丿、丶、丨、𠃍、丨、丨、一
笔顺名称: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点、撇、横、撇、点、竖、横折、竖、竖、横
笔顺编号:524313425221
【唐韻】【集韻】【正韻】烏懈切【韻會】幺解切,𠀤音䅬。【左傳·僖二十二年】古之爲軍也,不以阻隘也。【戰國策】塞黽隘。
又【說文】𨹟也。【玉篇】急也,陝也。【詩·大雅】誕置之隘巷。【禮·禮器】君子以爲隘矣。【戰國策】人之急也,若自在隘窘之中。【荀子·王霸篇】生民則致貧隘。
又【正韻】乙革切。與阨阸𠀤同。【戰國策】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隘之。【又】寡人之所以閉關不通使者,爲中山之獨與燕趙爲王,而寡人不與聞焉,是以隘之。【註】隘,亦不通也。讀作阨。
又叶於旣切,衣去聲。【謝莊·宋孝武帝文】芝蓋迫軨,上驤眷轡。萬㝢肅其北𨌹,靈阿具其深隘。
又叶伊昔切,音益。【屈原·離騷】惟黨人之偸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說文】籀作𨽴。【玉篇】本作阸。【集韻】或作阨。【篇海】一作
𨽈。
?也。从
?,䒣聲。
?,籒文嗌字。
隘,籒文
?从
?益。烏懈切
(
?)陋也。
?部曰:
?者,阸陜也。阸者,塞也。陜者,隘也。然則四字相爲轉注。从
?
?聲。烏懈切。十六部。按此舉形聲包會意。如人之咽喉也。
?,籒文嗌字。此見口部隘下。各本譌作隘,今正。
(隘)篆文
?。从
?益。篆,各本作籒,今正。
?,籒文也。隘,小篆也。先籒而後篆者,爲其字之从㒳
?也。
隘,陋窄之地。字形采用作边旁,
是声旁。
,即籀文中的“嗌”字。隘,籀文写作
,字形采用“阜、益”会义。
①〈形容词〉狭窄;也指人气量小.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情隘辞蹙,不知所裁.。”
②〈名词〉险要的地方.张衡《东京赋》:“不恃、隘害。”
①〈动词〉阻挡;阻止。《战国策》:“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又]阻塞;阻隔。《战国策》:“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
②〈形容词〉穷困;窘迫。《新序·杂事》:“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③〈形容词〉疲弱;萎顿。《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隘乃禽也。”(禽:“擒”)
【隘慑】àishè极度悲伤。《荀子·礼论》:“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伤生。”
【隘慑】àishè极度悲伤。《荀子·礼论》:“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伤生。”
问:隘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问:隘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隘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隘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隘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隘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隘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隘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隘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𠃍】。
问:隘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隘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隘的第1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