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C64
拼音:tāng shāng
部首:氵
总笔画数:6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丶丶㇀㇌丿丿
读音:tang1|shang1
两分:氵 杨音(
(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1) 热水。【组词】:探汤、汤浴、扬汤止沸、赴汤蹈火
(2) 中药加水煎出的汁液。【组词】:汤剂、汤药
(3) 饮料。【组词】:酸梅汤
(4) 熟食的汁液。【组词】:米汤、鱼汤
(5) 带汁液的菜
(6) 某些含水分较多的食物腐烂后流出的汁液
(7) 温泉。【组词】:汤泉
(8) 护城河;坚固的防御工事。【组词】:固若金汤
(9)
(10) ◎ [汤汤]水大而急的样子。【组词】:汤汤、浩浩汤汤
笔顺笔画:丶、丶、㇀、㇌、丿、丿
笔顺名称:点、点、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笔顺编号:441533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𠀤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又水名。【山海經】上申之山,湯水出焉。
又【水經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註之,源出朐忍縣北。
又谷名。【張衡·南都賦】湯谷涌其後。
又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爲湯泉郡。
又縣名。【廣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
又【書·虞書疏】除殘去虐曰湯。馬融又云:雲行雨施曰湯。
又【風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詩·大雅】江漢湯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禮·月令】如以熱湯。
又【集韻】余章切,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淮南子·天文訓】日出于湯谷。
又【廣韻】他浪切,音盪。與蕩通。【詩·陳風】子之湯兮。【傳】湯,蕩也。【箋】言游蕩無不爲也。
又與盪同。【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又【韻補】叶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
熱水也。从水昜聲。土郎切
(湯)
?水也。从水昜聲。土郎切。十部。又始陽切。湯湯水盛。
汤,热水。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昜”是声旁。
①〈名词〉热水;开水。《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②〈名词〉食物加水煮后的液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③〈名词〉汤剂;用水煎服的中药。《史记·偏鹊仓公列传》:“治病不以汤液。”
④〈名词〉人名。商朝的创建人。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动词〉通“烫”。用热水焐;烫。《扁鹊见蔡桓公》:“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见“汤汤”。
【汤池】⒈灌注沸水的护城河,喻称城防坚固。⒉灌注温泉水的浴池。
【汤火】沸水和烈火,比喻极其危险的情势。
【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投入沸水中处死。
【汤汤】shāngshāng ⒈水流浩大的样子。《岳阳楼记》:“浩浩汤,横无际涯。”⒉指琴声。《吕氏春秋·本味》:“善哉乎鼓琴,汤乎若流水。”
【汤池】⒈灌注沸水的护城河,喻称城防坚固。⒉灌注温泉水的浴池。
【汤火】沸水和烈火,比喻极其危险的情势。
【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投入沸水中处死。
【汤汤】shāngshāng ⒈水流浩大的样子。《岳阳楼记》:“浩浩汤,横无际涯。”⒉指琴声。《吕氏春秋·本味》:“善哉乎鼓琴,汤乎若流水。”
问:汤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汤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汤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汤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问:汤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汤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