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72D
拼音:zhá
部首:木
总笔画数:5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2
笔顺:一丨丿丶乚
读音:zha2
两分:木 乙
(1)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组词】:札记。
(2) 信件。【组词】:手札。信札。
(3) 旧时的一种公文。【组词】:札子。
(4) 夭死。
(1) 古時書寫用的小木片。
(2) 信件。【组词】:書札、信札。
(3) 古時一種下行的公文。【组词】:札子。
(1) 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
(2) 书信
(3) 古代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的一种公文
(4) 笔记
笔顺笔画:一、丨、丿、丶、乚
笔顺名称:横、竖、撇、点、竖弯钩
笔顺编号:1234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八切,音紮。【說文】牒也。【徐曰】牒亦木牘也。【爾雅·釋器疏】古未有紙,載文於
𥳑,謂之
𥳑札。【中庸·方策註】
𥳑、札、牒、畢,同物而異名。札,木
𥳑之薄小者也。【釋名】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請爲天子遊獵之賦,上令尚書給筆札。
又甲葉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
又夭死爲札。【左傳·昭四年】民不夭札。
又【釋名】撥水之櫂曰札,形似札也。
又【集韻】一黠切,音軋。報也。
又叶側瑟切,音櫛。【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正譌】俗作扎,非。
牒也。从木乙聲。側八切
(札)牒也。片部曰:牒,札也。二字互訓。長大者曰槧,薄小者曰札,曰牒。釋名曰: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司馬相如傳曰:上令尚書給筆札。師古曰:札,木
?之薄小者也。從木乙聲。側八切。古音在十二部。
①〈名词〉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令尚书给笔札。”
②〈名词〉书信。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遥怀具短札。”
③〈名词〉古时铠甲上的金属叶片。《左传·成公十六年》:“蹲甲射之,彻七札焉。”
④〈动词〉因瘟疫而死。《列子·汤问》:“土气和,亡札厉。”
【札札】象声词。
【札札】象声词。
问:札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札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札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札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札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弯钩【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