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CD5
拼音:fǎ
部首:氵
总笔画数:8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笔顺:丶丶㇀一丨一𠃋丶
读音:fa3
两分:氵 去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 仿效。【组词】:效法。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
(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
(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
(8) 姓。
(1) 制度、律令。【组词】: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2) 方式、途徑。【组词】:方法、辦法。
(3) 範式、原則。【组词】:文法、語法。
(4) 佛、道等的道理。【组词】: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5) 仿效。【组词】:效法、法古今完人。
(6) 法國。【例句】: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1)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2) 方法;方式
(3) 标准;模式;常理
(4) 仿效;学习
(5) 佛教的教义、规范
(6) 僧道等画符念咒之类的手段
(7) 指法国
笔顺笔画:丶、丶、㇀、一、丨、一、𠃋、丶
笔顺名称:点、点、提、横、竖、横、撇折、点
笔顺编号:44112154
〔古文〕佱灋𣳴【唐韻】方乏切【集韻】【韻會】弗乏切,
𠀤翻入聲。【爾雅·釋詁】法,常也。【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註】法,八法也。
又制度也。【禮·曲禮】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又禮法也。【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又𠛬法也。【書·呂
𠛬】惟作五虐之
𠛬曰法。
又象也。【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又效法也。【易·繫辭】崇效天,𤰞法地。
又執法,星名。【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又姓。【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又【韻補】叶敷弗切,音拂。【揚子·太𤣥經】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又叶芳未切,音廢。【歐陽修銘】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
?也。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今文省。佱,古文。方乏切文四 重二
(灋)㓝也。㓝者,罰辠也。易曰:利用㓝人,以正法也。引伸爲凡模笵之偁。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
?者,鑄器之法也。平之如水。从水。説从水之意。張釋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
?所㠯觸不直者去之。从
?去。下
?字今依韵會補。此説从
?去之意。法之正人,如
?之去惡也。方乏切。八部。
(法)今文省。許書無言今文者,此葢隸省之字,許書本無,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㪿無折。
(佱)古文。
法,刑法。量刑标准平得像水面一样,因此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廌,是用来在疑犯中撞触不正直真犯的动物,判别出真犯后将其除灭,所以字形也采用“去”作边旁。“法”,今天文字的写法省去“廌”。
①〈名词〉法令;法律;制度。《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
②〈名词〉标准;法则;规律。《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察变》:“此物能寒,法当较今尤茂”
③〈名词〉方法;做法。《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八月。”
④〈动词〉效法;仿效。《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察今》:“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⑤〈名词〉佛教的道理。高适《赠杜二拾遗》:“听法还应难。”
问:法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法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法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法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法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法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法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法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