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9C9C
拼音:xiān xiǎn
部首:鱼
总笔画数:14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读音:xian1|xian3
反义词:陈
两分:鱼 羊
◎ 少。【组词】: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1) 新;新鲜。【组词】:鲜鱼、鲜花
(2) 鲜明。【组词】:鲜艳、鲜红
(3) 味美
(4) 鲜美的食物。【组词】:时鲜、尝鲜
(5)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组词】:烹鲜
(6) ◎ 少。【组词】:鲜见、鲜有、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笔顺笔画:丿、㇇、丨、𠃍、一、丨、一、㇀、丶、丿、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点、撇、横、横、横、竖
笔顺编号:35251211431112
【唐韻】【集韻】【韻會】𠀤相然切,音仙。魚名。出貉國。【禮·內則】冬宜鮮羽。【註】鮮,生魚也。
又【玉篇】生也。【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傳】鳥獸新殺曰鮮。【儀禮·士昏禮】腊必用鮮。【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註】鮮,野獸也。
又【廣韻】潔也。【易·說卦】爲蕃鮮。【註】鮮,明也。
又【釋名】鮮,好也。【玉篇】善也。
又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又【鮮𤰞傳】鮮
𤰞者,依鮮
𤰞山,故因號焉。
又山水名。【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又姓。【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又鮮于,複姓。【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又【廣韻】【集韻】𠀤息淺切,音獮。【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釋文】盡也。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疏】鮮,少乏也。【詩·鄭風】終鮮兄弟。【箋】鮮,寡也。【禮·中庸】民鮮能久矣。【註】鮮,罕也。
又少也。亦善也。【詩·邶風】籧篨不鮮。【箋】鮮,善也。【朱傳】少也。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鮮。【詩·大雅】度其鮮原。【傳】大山曰鮮。【朱傳】鮮,善也。
又【正韻】與獻同。【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又與犀同。【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亦曰鮮𤰞,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姓也。
魚名。出貉國。从魚,羴省聲。相然切
鲜,一种鱼的名称。出产于貉国。字形采用“鱼”作边旁,用省略了两个“羊”的“羴”作声旁。
①〈名词〉生鱼;鲜鱼。《韩非子·解老》:“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
②〈形容词〉新鲜;美味。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钓于水,鲜可食。”
③〈形容词〉鲜明;鲜艳。《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形容词〉少。《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明】⒈鲜艳华美。⒉精明。
【鲜明】⒈鲜艳华美。⒉精明。
问:鲜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鲜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鲜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鲜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𠃍】。
问:鲜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鲜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鲜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鲜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鲜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鲜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鲜的第1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鲜的第1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鲜的第13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鲜的第14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