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7D05
拼音:hóng gōng
部首:糹
总笔画数:9画
结构:左右结构
读音:hong2|gong1
两分:糹 工
◎ 均见“红”。
(1) 像鮮血一樣的顏色。【组词】:紅色、紅布、紅髮、紅花綠葉。
(2) 使變紅、呈現紅色。【组词】: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她紅著臉,羞得說不出話來。
(3) 有名且受歡迎的。【组词】:紅人、紅歌星、紅演員。
(4) 成功、顯耀。【组词】:走紅影壇、一炮而紅。
(5) 利潤。【组词】:分紅、紅利。
(6) 借指美人。【组词】:紅妝、紅顏薄命。
(7) 花的代稱。【组词】:殘紅、落紅不是無情物。
(8) 紅塵:凡間、塵世。【组词】:看破紅塵。
(1) 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
(2) 多指赤色
(3) 泛指各種紅色
(4) 呈現紅色;變紅
(5) 借指紅色的花
(6) 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
(7) 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着的禮物
(8) 血的婉辭
(9) 喜慶的事。參見“紅白”
(10) 象徵革命、進步
(11) 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
(12) 紅利的省稱
(13) 草名。參見“紅草”
(14) 姓
(15) 通“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
(16) 通“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笔顺笔画:𠃋、𠃋、丶、丶、丶、丶、一、丨、一
笔顺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竖、横
笔顺编号:554444121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又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又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又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又【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帛赤白色。从糸工聲。戶公切
(紅)帛赤白色也。春秋釋例曰。金畏於火。以白入於赤。故南方閒色紅也。論語曰。紅紫不以爲褻服。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从糸。工聲。戶公切。九部。
问:紅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紅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紅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紅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紅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紅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紅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紅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紅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