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4E49
拼音:yì
部首:丶
总笔画数:3画
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笔顺:丶丿㇏
读音:yi4
两分:(义)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
(7) 姓。
(1) 公正的,有利于公众的道理
(2) 情谊
(3) 符合正义或公众利益的
(4) 因抚养或结拜而成为亲属的
(5) 人造的;假的
(6) 意思;意义
(7)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管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最早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示仪仗;“羊”表示祭祀品.本义:正义;我的威仪;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有义德之美
笔顺笔画:丶、丿、㇏
笔顺名称:点、撇、捺
笔顺编号:434
【廣韻】【集韻】【韻會】𠀤宜寄切,音議。【說文】己之威儀也。从我羊。【註】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从羊。【釋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
又【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爲名,其別最多。仗正道曰義,義師,義戰是也。眾所尊戴曰義,義帝是也。與衆共之曰義,義倉,義社,義田,義學,義役,義井之類是也。至行過人曰義,義士,義俠,義姑,義夫,義婦之類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義髻,在衣曰義襴,義領之類是也。合眾物爲之,則有義漿,義墨,義酒。禽畜之賢者,則有義犬,義烏,義鷹,義鶻。
又義渠,戎國地。【史記·秦本紀】伐義渠,虜其主。【註】寧廣二州,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也。
又姓。【前漢·酷吏傳】義縱,何東人。
又與誼同。【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摩民以誼。
又與儀通。【前漢·鄒陽傳】使東牟朱虛東褒義父之後。【註】應劭曰:邾儀父也。師古曰:義讀曰儀。
又與宜同。【韻補】周官凡殺人而義者,史記君義嗣,𠀤魚羈切。
又【韻補】叶牛何切。周官註:儀作義,古皆音俄。古文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陂音坡。◎按說文在我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己之威儀也。从我羊。羛,《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宜寄切〖注〗臣鉉等曰:此與善同意,故从羊。文二 重二
义,我军威武的出征仪式。字形采用“我、羊”会义。羛,《墨翟书》上“義”字采用“弗”作边旁。魏郡有个地方叫“羛阳乡”, 其“羛”字读作“锜”。该地现属鄴县,本来在内黃县北边二十里的地方。
①〈名词〉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动词〉坚持正义。《公输》:“吾义固不 * 。”
③〈形容词〉合道义的;适宜的;公正合理的。《鸿门宴》:“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④〈名词〉情义;恩情。《孙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
⑤〈名词〉意义;意思。《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
⑥〈副词〉本着道义。《祭妹文》:“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
问:义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义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义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