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5EA6
拼音:dù duó
部首:广
总笔画数:9画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丶一丿一丨丨一㇇㇏
读音:du4|duo2
两分:广 又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组词】: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组词】: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组词】: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组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组词】: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组词】:气度。
(9) 考虑,打算。【组词】: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组词】: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组词】: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例句】: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 计算,推测。【组词】: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1)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達到的狀況。【组词】:長度、硬度、密度、酸度。
(2) 法制、規範。【组词】:法度、制度。
(3) 指人的。【组词】:器度、風度、度量狹小。
(4) 標準。【组词】:限度、尺度。
(5) 過、經歷。【组词】:度過、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6) 測量長短的標準。【组词】:度量衡。
(7) 角度:①數學上指角的大小。②觀察事物的方向或觀點。【组词】:換個角度來看,他的作法並沒有錯。
(8) 量詞:①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组词】: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②計算次數的單位。【组词】:再度光臨、梅開二度。
(1) 计算长短的标准和器具。【组词】:度量衡
(2) 法则;准则。【组词】:法度、礼度、制度
(3) 量词。①弧和角的计量单位。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②划分地球经纬距离的单位。把地球表面东西的距离分为360等份,每一等份是经度1度;把地球表面南北的距离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是纬度1度;③测量电能的单位。1千瓦小时通称1度;④用于动作行为的次数,相当于“次”“回”。【组词】:一年一度
(4) 限度;限额。【组词】:过度、适度、无度
(5) 所打算或计较的。【组词】:置之度外
(6) 一定范围的时间或空间。【组词】:年度、国度
(7) 形成空间的因素。【组词】:长度、宽度、厚度、三度空间
(8) 程度。①事物所达到的境界;②事物的某种性质所达到的程度。【组词】:进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深度、热度、浓度、硬度、温度
(9) 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组词】:度量、气度、器度、大度
(10) 仪表;风采或姿态。【组词】:态度、风度
(11) 跨过;越过。【组词】:春风不度玉门关
(12) 经过;经历。【组词】:度假、度日如年
(13) 佛教道教用语。指引人出家使之出尘俗超生死。【组词】:剃度、超度
(14) 测量;计算
(15) 推测;估计。【组词】:忖度、揆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笔顺笔画:丶、一、丿、一、丨、丨、一、㇇、㇏
笔顺名称:点、横、撇、横、竖、竖、横、横撇/横钩、捺
笔顺编号:413122154
〔古文〕𡧪㡯【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
𠀤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
𢉙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法制也。从又,庶省聲。徒故切文二十八 重十六
(度)法制也。論語曰。謹權量。審法度。中庸曰。非天子不制度。今天下車同軌。古者五度。分寸尺丈引謂之制。周禮。出其淳制。天子巡守禮。制幣丈八尺。純三咫。純謂幅廣。从又。周制、寸尺咫尋常仭皆以人之體爲法。寸法人手之寸口。咫法中婦人手長八寸。仭法伸臂一尋。皆於手取法。故從又。
?省聲。徒故切。五部。
度,法制依据。字形采用“又”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四点底”的“庶”作声旁。
①〈名词〉量长短的标准。也指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引:十丈。)《郑人买履》:“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②〈名词〉限度。《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③〈名词〉制度;法度。《答司马谏议书》:“谇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④〈名词〉气度;度量。《荆轲刺秦王》:“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名词〉计划;打算。《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⑥〈动词〉渡过;越过。《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
⑦〈量词〉次;回。《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①〈动词〉量(长短)。《齐桓晋文之事》:“度,然后知长短。”《郑人买履》:“鸹自度其足而置其座。”
②〈动词〉计算;估计。《垓下之战》:“项主自度不得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③〈动词〉砍伐。《左传·隐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则度之。”
问:度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度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度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度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度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度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度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度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撇/横钩【㇇】。
问:度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