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5143
拼音:yuán
部首:一
总笔画数:4画
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指事字
字级:1
笔顺:一一丿乚
读音:yuan2
两分:(元)
(1) 头、首、始、大。【组词】: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
(2) 基本。【组词】: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
(3) 同“圆”。
(4) 未知数。【例句】:一元二次方程。
(5) 中国朝代名。【组词】:元代。元曲。
(6) 姓。
(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1) 開始的、第一的。【组词】: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2) 為首的。【组词】: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3)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组词】:元件、元素。
(4)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组词】:十元、五十元。
(5) 朝代名。
(1) 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2) 开头的;第一的
(3) 主要的;基本的
(4) 要素;元素
(5) 构成整体的一部分
(6) 货币单位。同“{圆}”
(7) 朝代名,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称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定都燕京(后改称大都,即今北京)。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
(8)
1.头、首、始、大: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2.基本: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3.同“圆”。4.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5.中国朝代名:元代,元曲。6.姓。7.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2015年12月,中国印钞总公司回应新版百元钞上"圆"是错字,应是“元”。
笔顺笔画:一、一、丿、乚
笔顺名称:横、横、撇、竖弯钩
笔顺编号:1135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原。【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爾雅·釋詁】元,始也。
又【廣韻】長也。
又大也。【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又首也。【書·益稷】元首明哉。【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又本也。【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又百姓曰元元。【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又【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又氣也。【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又正月一日曰元日。【書·舜典】月正元日。【註】朔日。
又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𠀤曰元。
又姓。【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又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𨻰。旣赦鄭伯,班師華元。◎按新、
𨻰
𠀤非文韻。
始也。从一从兀。愚袁切〖注〗徐鍇曰:“元者,善之長也,故从一。”
(元)始也。見爾雅釋詁。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从一。兀聲。徐氏鍇云。不當有聲字。以髡从兀聲、䡇从元聲例之。徐說非。古音元兀相爲平入也。凡言从某某聲者。謂於六書爲形聲也。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已下、義書也。聲類已下、音書也。說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若始也、顚也是。次釋其形。若从某、某聲是。次釋其音。若某聲及讀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也。愚袁切。古音第十四部。
元,起始。字形采用“一、兀”会义。
①〈名词〉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②〈形容词〉为首的。《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诛。”
③〈数词〉第一。《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
④朝代名(1271年1368年),开国君王忽必烈。
⑤〈名词〉黑色。清朝避康熙帝的改“玄”为“元”。《治平篇》:“自此而元焉。”
⑥〈名词〉天。《淮南子·原道》:“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
⑦〈名词〉指帝王的年号。《〈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
【元本】⒈首要。⒉元代刊刻的书籍。
【元妃】诸侯的正妻。
【元后】⒈远古帝王。⒉后世帝王的正妻。
【元气】⒈道家称天地未开时的混浊之气。⒉生命活力。
【元本】⒈首要。⒉元代刊刻的书籍。
【元妃】诸侯的正妻。
【元后】⒈远古帝王。⒉后世帝王的正妻。
【元气】⒈道家称天地未开时的混浊之气。⒉生命活力。
问:元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元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元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元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竖弯钩【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