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9010
拼音:zhú
部首:辶
总笔画数:10画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笔顺:一丿㇁丿丿丿丶丶㇋㇏
读音:zhu2
两分:辶 豕
(1) 强迫离开。【组词】:逐客令。放逐。驱逐。
(2)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组词】:逐步。逐个。逐渐。逐年。逐一。
(3) 追赶。【例句】:逐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逐(争相取胜)。追逐。笑逐颜开。
(1) 追趕。【组词】:追逐、夸父逐日、逐水草而居。
(2) 趕走。【组词】:逐客、驅逐出境。
(3) 依次、按照順序。【组词】:逐次、逐步、逐年增加、逐條說明。
(4) 爭奪。【组词】:角逐冠軍、逐鹿中原。
(5) 逐漸:隨著時間或順序而漸生變化。【组词】:如果再不戒菸,你將會逐漸失去健康。
(1) 追赶;赶上
(2) 驱赶
(3) 按照次序一个挨着一个
笔顺笔画:一、丿、㇁、丿、丿、丿、丶、丶、㇋、㇏
笔顺名称: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编号:1353334454
〔古文〕𢄘【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
𠀤音軸。【說文】追也。【左傳·隱九年】祝
𣅧逐之。
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又【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又【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又【正韻】逐逐,篤實也。
又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又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又【集韻】【韻會】𠀤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追也。从辵,从豚省。直六切〖注〗徐鍇曰:豚走而豕追之,會意。〖注〗?,古文逐。
(逐)追也。从辵。豖省聲。按鉉本作从豚省。鍇本、韵會作豕省。二字正豖省聲三字之誤也。直六切。三部。
逐,追捕。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省略了“肉”的“豚”作声旁。
①〈动词〉追赶;追击。《曹刿论战》:“遂逐齐师。”《五人墓碑记》:“吴之战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②〈动词〉跟随。《汉书·匈奴传》:“逐水草移徙。”《芙蕖》:“纳凉而凉逐之生。”
③〈动词〉追求。《原君》:“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④〈动词〉竟争。《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气力。”
⑤〈动词〉驱逐。《项羽本纪赞》:“放逐义帝而自立。”《〈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逐队】随众而行。
【逐客】⒈被驱逐的人。⒉被朝廷贬谪的人。
【逐鹿】争夺天下。
①〈名词〉竹子。《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逐之属。”《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逐,大者如椽。”
②〈名词〉竹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逐去。”
③〈名词〉竹制的管乐器。《陋室铭》:“无丝逐之乱耳。”《南亭集序》:“虽无丝逐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用竹帛作为书写工具,故以其泛指典籍史册。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逐队】随众而行。
【逐客】⒈被驱逐的人。⒉被朝廷贬谪的人。
【逐鹿】争夺天下。
①〈名词〉竹子。《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逐之属。”《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逐,大者如椽。”
②〈名词〉竹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逐去。”
③〈名词〉竹制的管乐器。《陋室铭》:“无丝逐之乱耳。”《南亭集序》:“虽无丝逐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用竹帛作为书写工具,故以其泛指典籍史册。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问:逐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逐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逐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弯钩【㇁】。
问:逐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逐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逐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逐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逐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逐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折撇【㇋】。
问:逐的第10笔是什么笔画?答: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