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5E03
拼音:bù
部首:巾
总笔画数:5画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一丿丨𠃌丨
读音:bu4
两分:(布)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组词】:布匹。布帛。布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组词】: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组词】: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5) 流传,散播。【组词】:布道。布施。
(6) 做出安排。【组词】:布置。布景。布局。
(7) 姓。
(1) 紡織品的總稱。【组词】:布料、布帛、布匹。
(2) 宣示、陳述。【组词】:布告、公布、宣布。
(3) 遍及。【组词】:布滿、遍布、烏雲密布。
(4) 安排、陳設。【组词】:布置、布局。
(1) 用棉、人造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织物或膜
(2) 散布;传播
(3) 陈设;设置
(4) 宣告;陈述
笔顺笔画:一、丿、丨、𠃌、丨
笔顺名称:横、撇、竖、横折钩、竖
笔顺编号:13252
〔古文〕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𨻰列也。【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傳】皆
𨻰四黃馬朱鬣,以爲庭實。【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註】布,
𨻰也。
又【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註】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註】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又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註】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
枲織也。从巾父聲。博故切
(布)枲織也。其艸曰枲,曰萉。析其皮曰林,曰木。屋下治之曰麻。緝而績之曰綫,曰縷,曰纑。織而成之曰布。布之屬曰紨,曰
?,曰絟,曰緦,曰緆,曰緰貲,曰㡉,曰幏。古者無今之木綿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已。引伸之凡散之曰布,取義於可卷舒也。外府注曰: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泉者今之錢也。衛風:抱布貿絲。傳曰:布,幣也。箋云:幣者所以貿買物也。此幣爲凡貨之偁,布帛金錢皆是也。从巾父聲。博故切。五部。隷變作布。
布,麻织品。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父”作声旁。
①〈名词〉麻棉织品的总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
②〈名词〉古代的一种货币。《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③〈动词〉布施;分予。《长恨歌》:“阳春布德泽。”
④〈动词〉公布;宣布。《韩非子·难三》:“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⑤〈动词〉表达;陈述。《与陈伯之书》:“聊布往怀,君其详之。”
⑥〈动词〉分布;布列。《活板》:“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布衣】1.布做的衣服,指衣着俭朴。《史记·鲁周公世家》:“平子布跣行。”2.平民庶人穿的衣服,借指平民。《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提三尺剑取天下。”
【布政】进行统治。《史记·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不均。”
【布衣】1.布做的衣服,指衣着俭朴。《史记·鲁周公世家》:“平子布跣行。”2.平民庶人穿的衣服,借指平民。《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提三尺剑取天下。”
【布政】进行统治。《史记·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不均。”
问:布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布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布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布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钩【𠃌】。
问:布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