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7EB2
拼音:gāng
部首:纟
总笔画数:7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读音:gang1
近义词:目
两分:纟 冈
(1) 提网的总绳。
(2) 事物的关键部分。【组词】:大纲。纲领。纲目。纲要(➊提纲;➋概要)。
(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例句】: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
(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
(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组词】: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1) 渔网上的总绳
(2) 喻指事物最主要的部分
(3) 生物学分类范畴的一个等级,门以下为纲,纲以下为目
笔顺笔画:𠃋、𠃋、㇀、丨、𠃌、丿、丶
笔顺名称:撇折、撇折、提、竖、横折钩、撇、点
笔顺编号:5512534
〔古文〕㭃𣓡【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居郞切,
𠀤音岡。【說文】維紘繩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爲綱。【疏】綱者,網之大繩。
又【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註】綱,持舌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又【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維紘繩也。从糸岡聲。㭃,古文綱。古郎切〖注〗?,古文。
(綱)网紘也。各本作維紘繩也。今依棫樸正義正。紘者,冠維也。引申之爲凡維系之偁。孔穎達云:紘者,网之大繩。商書曰:若罔在綱,有條而不紊。詩曰:綱紀四方。箋云:以罔罟喻之,張之爲綱,理之爲紀。从糸岡聲。古郞切。十部。
(
?)古文綱。古文四聲韵作㭃
?二形。㭃从古文糸也。
纲,控网大绳。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岡”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纲”字。
①〈名词〉鱼网上的总绳。《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引网之纲。” 【引】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北史·源贺传》:“为政贵当举纲。”成语有“纲举目张”。
②〈名词〉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
③〈名词〉法纪;秩序。
【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为三纲;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宋史·叶味道传》:“正纲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
【纲维】⒈法纪。《报任安书》:“不以此时引纲,尽思虑。”⒉维护。《三国志·魏书?刘放传》:“宣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王室。”⒊寺庙中管理事务僧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相传其诗纲每日报竹平安。”
【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为三纲;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宋史·叶味道传》:“正纲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
【纲维】⒈法纪。《报任安书》:“不以此时引纲,尽思虑。”⒉维护。《三国志·魏书?刘放传》:“宣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王室。”⒊寺庙中管理事务僧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相传其诗纲每日报竹平安。”
问:纲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纲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纲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纲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纲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钩【𠃌】。
问:纲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纲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