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7EA2
拼音:hóng gōng
部首:纟
总笔画数:6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读音:hong2|gong1
反义词:白 黑 绿
两分:纟 工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1) 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组词】:红枣、红旗
(2) 鲜血的代称。【组词】:流红、吐红
(3) 指红色织物。【组词】:披红、挂红
(4) 象征喜庆<与“白”相对>。【组词】:红白喜事
(5) 象征成功或受到重视。【组词】:红人、开门红
(6) 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组词】:红军、又红又专
(7) 红利。【组词】:分红
(8) ◎ [女红]旧时指妇女所做的缝纫、刺绣、纺织一类的劳动或这类劳动的成品。也作“女工”。【组词】:女红
笔顺笔画:𠃋、𠃋、㇀、一、丨、一
笔顺名称:撇折、撇折、提、横、竖、横
笔顺编号:551121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又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又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又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又【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帛赤白色。从糸工聲。戶公切
红,丝帛呈浅赤色。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工”作声旁。
①〈名词〉本为粉红色、浅红色;后泛指红色。《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
②〈名词〉红花,花。《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名词〉通“工”,指妇女从事的手工劳作。
问:红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红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撇折【𠃋】。
问:红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红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红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红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