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6625
拼音:chūn
部首:日
总笔画数:9画
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
字级:1
笔顺:一一一丿㇏丨𠃍一一
读音:chun1
两分:春上(
(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
(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
(4) 姓。
(1) 四季的第一季。【组词】:春天、春季、春光明媚、春寒料峭。
(2) 生機。【组词】:妙手回春。
(3) 指男女情愛之事。【组词】:春情、春心、懷春。
(4) 青春:年輕、年少的時代。【组词】:青春不再。
(1) 春季。一年四季的第一季
(2) 比喻生机
(3) 男女情欲
笔顺笔画:一、一、一、丿、㇏、丨、𠃍、一、一
笔顺名称:横、横、横、撇、捺、竖、横折、横、横
笔顺编号:111342511
〔古文〕萅𦸬旾
𣈤【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
𠀤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時生也;屯聲。昌純切
(萅)推也。此於雙聲求之。鄉飲酒義曰:東方者春,春之爲言蠢也。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从日艸屯。日艸屯者,得時艸生也。屯字象艸木之初生。屯亦聲。會意兼形聲。此七字依韵會,今二徐本皆亂以鍇語。昌純切。十三部。籒文作。
春,催生。字形由“艸、屯、日”构成,表示草在春天生发。“春”是会义字,同时“屯”也是声旁…现在隶书写作“春”,也写作“芚”。
①〈名词〉春。四季的第一季。《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泛指年。
②〈名词〉年岁,年龄。《苏武》:“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③〈形容词〉春意,生机。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晖】1.春阳,春光。李白《惜馀春赋》:“见游丝之横路,网春以留人。”2.喻母爱。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寸草心,报得三春。”
【春秋】1.时代名。指《春秋》所记载的时期(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也指平王东迁至三家分晋的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2.指有所褒贬。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
【春社】祭祀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王驾《社日》:“桑柘影斜春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闱】1.唐、宋礼部试士及明清会试,均在春季举行,称“春闱”。闱,考场。姚合《别胡逸》:“记得春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2.犹“ * ”。太子所居,也代指太子。陆贽《李勉太子太师制》:“辅翼春,是资教谕。”
【春晖】1.春阳,春光。李白《惜馀春赋》:“见游丝之横路,网春以留人。”2.喻母爱。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寸草心,报得三春。”
【春秋】1.时代名。指《春秋》所记载的时期(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也指平王东迁至三家分晋的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2.指有所褒贬。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
【春社】祭祀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王驾《社日》:“桑柘影斜春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闱】1.唐、宋礼部试士及明清会试,均在春季举行,称“春闱”。闱,考场。姚合《别胡逸》:“记得春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2.犹“ * ”。太子所居,也代指太子。陆贽《李勉太子太师制》:“辅翼春,是资教谕。”
问:春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春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春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春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撇【丿】。
问:春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捺【㇏】。
问:春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春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𠃍】。
问:春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春的第9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