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字典 > 汅的意思解释

汅

Unicode:6C45

拼音:miǎn

部首:氵

总笔画数:5画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丶丶㇀一㇉

读音:mian3

汅的意思和解释

(1) 同“沔”。《廣韻•獮韻》。【组词】:“汅”,“沔”的俗字。

“汅”的意思、组词、拼音读音《新华字典版》

(1) ◎ 古同“沔”,汉水上源

“汅”的笔顺

笔顺笔画:丶、丶、㇀、一、㇉

笔顺名称:点、点、提、横、竖折折钩

笔顺编号:44115

“汅”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汅

【廣韻】俗沔字。【五音篇海】書作汅𣱴,尤誤。

• 说文解字原文刻本〈清代 陈昌治〉

汅

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東南入江。或曰入夏水。从水丏聲。彌兖切

• 说文解字注〈清代 段玉裁〉

汅(沔)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東南入江。武都沮縣,二志同。今陝西漢中府略陽縣是其地,有沮水出焉。前志沮縣下曰:沮水出東狼谷。後志沮縣下曰:沔水出東狼谷。水經曰: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酈注曰:沔水一名沮水。引闞駰云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是則前志之沮水,水經、說文之沔水。皆云出沮縣東狼谷,實一水也。前志曰:南至沙羨南入江,過郡五,行四千里。過郡五者,武都、漢中、南陽、南郡、江夏也。水經亦歷敘沔水所過之縣,而曰又南至江夏沙羨縣南入於江。許說沔與漢志、水經同。此漢時漢水之道與禹貢時其源不同,其委則一。常璩云:始源曰沔。玉裁謂漢言其盛,沮與沔皆言其微。沔者,發源緬然之謂。尙書、周官、春秋傳曰漢。漢時曰沮水,曰沔水。是爲古今異名。水經且謂西漢水曰漢水,謂禹貢漢水曰沔水。許亦云涪水入漢,不云入西漢。云沔水入江。云淯水入沔。則許漢沔分偁同水經。班云:沮水,荆州川。職方:荆州之川江漢。然則班謂沮卽東漢亦明矣。且志雖有西漢、東漢之目,而曰東漢水一名沔。凡漢中下云旬水入沔,淮水入沔,筑水入沔。弘農下云淯水入沔,洱水入沔,甲水入沔。右扶風下云褒水入沔。廣漢下云白水入漢,涪水入漢。分別畫然。亦謂東漢爲沔,西漢爲漢。今漢水出陝西寧羌州,經沔縣、褒城縣、漢中府、城固縣、洋縣、西鄉縣、石泉縣、漢陰縣、紫陽縣、興安州、洵陽縣、白河縣、湖廣舊上津縣、竹山縣、鄖西縣、鄖陽府、均州、光化縣、穀城縣、襄陽府、宜城縣、安陸府、荆門州、潛丘縣、天門縣、沔陽州、漢川縣。至漢陽府城東北,合於大江。今曰漢口,古曰夏口,曰沔口。左傳謂之夏汭。寧羌州歫今略陽縣二百二十里。析言之沮沔各爲一水,渾言之則或統呼沮,或統呼沔也。从水丏聲。彌兖切。十二部。小雅:沔彼流水。毛傳:沔,水流滿也。按許云濔,水滿也。詩之沔,爲濔之假借。或曰入夏水。水經注夏水篇云: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賦所謂夏首。按今湖北荆州府附郭江陵縣府東南二十五里有夏水口是也。水經:夏水,東至江夏雲杜縣入于沔。注云:當其決入之所謂之堵口。按堵口,當在今湖北漢陽府沔陽州境內。沔水與夏水合。至漢陽府入江,或曰沔口,或曰夏口。然則入夏水卽入江也。劉澄之永初山川記云: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今按二水相合,互受通偁。謂沔入夏,亦無不可。

汅的笔顺

“汅”字怎么写

「汅」字是左右结构,笔画数:5 。

问:汅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汅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点【丶】。

问:汅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提【㇀】。

问:汅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汅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折折钩【㇉】。

“汅”的笔顺分步图示

汅的笔顺分步图示

汅的组词

部首查字
全部一画二画三画四画五画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画十二画十三画十四画十五画十六画十七画
今日识字
𤞈 𤝿 𤞀 𤞉 𤞁 𤞊 𤞋 𤞌 𤞖 𤞍 𤞠 𤞗 𤞎 𤞡 𤞘 𤞏 𤞢 𤞙 𤞐 𤞣 𤞚 𤞑 𤞤 𤞛 𤞒 𤞥 𤞜 𤞓 𤞦 𤞝 𤞧 𤞞 𤞕 𤞔 𤞨 𤞟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