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六年级作文 >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年级:小学六年级作文   字数:805   作者:龙玉婷   时间:2019-11-09

刘备逝世前究竟是心有不甘,还是认为一生是满足的?尽管刘备的遗诏中说: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是,更多的,或许是对自己打下的大片江山的不舍。在第一章桃园三结义,刘备就显露出想成为皇帝的雄心: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皇帝,是他的梦想,虽然未能一统天下,未能身着龙袍指点江山,但在逝世前那种渴望,仍未消散,以至于他在对三个儿子的话和遗属中反复提出: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

刘备的希望在临终前寄托在了宰相诸葛亮身上了。那么刘备又把蜀国托给了谁?书中有一句话不得不提:若是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句话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上千斤的担子压在了诸葛亮身上。诸葛亮是如此的忠心耿耿。或许刘备正是因为了解他才说出了这样有分量的话语。所以,我认为刘备不仅将希望寄托给了诸葛亮,实际也把蜀国交付给了诸葛亮。

白帝城托的,是刘备一生的事业。也是刘备作文毕生的梦想。刘备用他的计谋”,深得人心,这无疑是他的必杀技”,在他死后,蜀国依然得以长久的运行。

当然,刘备逝世后,魏吴两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认为应当派人马五路围攻蜀国。虽然计划得很详细,但是刘备虽然死去,但永远活在了他的忠臣的心中。诸葛亮,赵子龙等马上想好了对策,并前去守关,我认为,正是刘备的聪明和有远见的作用,使蜀国逢凶化吉。

读白帝城托孤,仿佛在读刘备辛苦一生后,留下的最重要的成果。因为,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国家,在君主灭亡后群龙无首,奸臣篡位,蜀国却没有,原因不仅仅是诸葛亮等人才的存在,更有决定性的是,刘备的怒摔阿斗,爱才惜才,用眼泪无数次的打动着臣子的心,所以,蜀国一次次重新站起。在《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被塑造成德仁宽厚的形象,我却读出了刘备的心计和聪明。

知事论人,读白帝城托孤,论刘备,也许比起文人学者的谈论要显得狭隘。但是,读三国思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不一样的三国人物。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景]

情缘

2025-05-01
[散文]

??瞬间

2025-05-01
[散文]

纪ぁ念ぁ日

2025-05-01
[散文]

Journey 旅程

2025-05-01
[散文]

让泪化作相思雨

2025-05-01
[诗歌]

飞蛾死得其所

2025-05-01
[写人]

我不想练字

2025-05-01
[诗歌]

鸾镜·不寐

2025-05-01
[议论文]

开学报名--------累!

2025-05-01
[议论文]

笑一笑

2025-05-01
精选作文
[写人]

我参加了小学生英语文艺汇演

2025-04-18
[叙事]

^_^真我风采

2025-04-18
[写人]

你不知道我的疼

2025-04-18
[诗歌]

爱你,最美的放逐

2025-04-18
[话题]

换个角度如何?

2025-04-18
[散文]

记忆遗失的那一页

2025-04-18
[写人]

有妈妈在,我并不孤单

2025-04-18
[叙事]

慢的代价

2025-04-18
[诗歌]

最后的黄昏

2025-04-18
[散文]

昆明湖的遐想

2025-04-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