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高考作文 > 《谢谢了我的家》观后感优秀

《谢谢了我的家》观后感优秀

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921   作者:   时间:2025-02-28

本周学校组织我们再次观看《谢谢了,我的家》节目,这一次的嘉宾是经常做客各大文化节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来到了本节目,很多粉丝非常好奇——康震老师是如何做到文采斐然、才思泉涌的?他曾表示:“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要有品质、内涵、修养,所以在人生培养的第一步以及重要节点上非常关键。”追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让康震最为感恩的,是他那追求并践行耕读文化的书香家风:“我特别佩服我爷爷。我爷爷就是一个陕北高原不识字的老农民,家庭条件特别差,但他培养了自己七个儿女,子女们都通过读书,成为了教授、人民教师、部队干部等各行各业的人才。”他还提到了“耕读”,他说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耕读”是一个陌生而久远的词汇。这种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之余还能挑灯夜读、刻苦进步的生活方式,是我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文化基因。所谓“耕以养身,读以明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志士因为耕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在历史上留下或灵动、或深刻的一笔。于康震及其家庭而言,“耕读”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更是奋进的力量。一切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

康震说,父亲总是拿出干农活的劲头来鞭策自己——你去井上担水,就能担回来水,去山里砍柴,就能砍回来柴;那么你去教室,去图书馆,也就要有收获才行。在贫瘠的环境中,他们也能乐观向上,共同为了更好的明天奋斗。从2025年起,全家人开始共同编纂一本名叫《我们家的沧桑岁月》的书,就是为了纪念那段穷且弥坚的珍贵记忆。昔日苦涩的日子,如今再度咀嚼,竟尽是甘甜和芬芳。唯有文化不死,方能灵魂充盈——这在康震和家人身上,得到了极为生动的诠释。

几千年来,在中国这个农耕社会,“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当然是谋生的根本,但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对知识的追求,一个民族就不可能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也许,如今我们再提及“耕读”,大家脑海里想到的是田园牧歌般的诗与远方,但它更应是根植信仰的、生生不息的崇高追求。它同时也不无时无刻告诉我们:无论何人、何时、何地,不管你多忙、多累、多苦,都不要失去对知识和学习的炙热渴望。

同学们,又是世界读书日了,让我们打开书本,快乐阅读吧!趁大好时光,让阅读丰盈我们的青春吧!

高中高考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状物]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2025-06-18
[写人]

骗了你,骗了自己!

2025-06-18
[小说]

神之叹息

2025-06-18
[诗歌]

看风流转的意图

2025-06-18
[观后感]

应如何抉择?

2025-06-18
[写景]

四季谣

2025-06-18
[诗歌]

浣溪纱

2025-06-18
[演讲稿]

元宵的悲剧

2025-06-18
[写景]

期未考试=四个节日

2025-06-18
[叙事]

飞翔的羽毛球

2025-06-18
精选作文
[散文]

这一夜/风/哭了...

2025-06-17
[诗歌]

诗说琴棋书画

2025-06-17
[叙事]

我和凡卡的童年

2025-06-17
[小说]

再战诃德(二)

2025-06-17
[写景]

自叙

2025-06-17
[小说]

我和上帝玩游戏

2025-06-17
[诗歌]

闹钟时代之旅

2025-06-17
[写景]

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

2025-06-17
[写景]

神奇的海洋馆之旅

2025-06-17
[散文]

5.12感想篇

2025-06-17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