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这里没有选择作文800字

这里没有选择作文800字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986   作者:   时间:2025-03-01

有人认为,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那么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对此不以为然的人应该有两种:一种认为后者更重要;一种则认为,“一定要做出选择”就有些问题。

前一种,是普通人。在经过深刻的思考,做出精确分析前,做“对的”事情与把事情“做对”之选择,基本取决于个性,顶多加一些个人经历的反思。选了也就选了,生活世界的多元足以包容大多数非理性或者“半”理性的选择。

后一种,则是冷静的思想者。他们认为,“一定要做出选择”这个假设,不会成真。就跟说“如果太阳系有两个太阳”一样。理由如下。

“对的”首先是对命题之真否的判断。但这时的“对”指向的是“观点”而非“事情”,本文不论。

说事情是“对的”,则是一种正面的评价。

关键在于,这种评价是在理性范畴内做出的:我们对于拿个杯子喝水这种凭经验或直觉的日常事件,很少用“对”来评价。只有当我们认为,拿杯子喝水,比凑着水龙头或者拿大水壶直接喝显得文明一点,道德一点,我们才会说这是“对的”事情。

要实现完美的“对”是不可能的。然而,由于已经排除了为生存生活而做的事情,“做对”就不可能独立存在了。因为一旦“对”被限定在理性范畴内,则每一个“做‘对’”的动作,就都是在实施一个经由理智判断之后的抉择。所谓“做对”,无非是指,判断第一步这样为“对”,实施;判断第二步那样为“对”,实施……。

于是,“对”的判断优于“做对”,也就是自然的结论。不存在以“做对”为重的选择。

这有其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疯狂的以“做对”为优先的境况。列车相撞,铁道部不考虑“对的”事情是什么,而是先把通车“做”起来。价格该不该涨,大坝该不该建,汽车工业该不该发展,……,这些涉及事情“对”否的问题,全没有理性的论证,都是先“做对”起来再说。出了问题,那也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仿佛一“做”,就能化“错”为“对”一样。这种“对”已经完全退化为纯粹利益上的判断了。

民众可以忍受偶尔的“对”否的判断失误,但我们不接受靠“做对”来弥补数不清的“不对”的事情,更痛恨靠“做对”来给自己擦屁股的政客作风。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诗歌]

奇妙的太空旅行

2025-05-01
[写景]

大自然的一封信

2025-05-01
[诗歌]

沉默---风

2025-05-01
[诗歌]

惊险刺激的野人谷

2025-05-01
[诗歌]

十二时●忆孙冬梅

2025-05-01
[诗歌]

永留

2025-05-01
[散文]

我的朋友-秋

2025-05-01
[散文]

两个女孩和《丝丝心动》

2025-05-01
[散文]

夏,不伤

2025-05-01
[周记]

奥运开幕式

2025-05-01
精选作文
[续写改写]

第一天軍训

2025-05-01
[读后感]

动画城之旅

2025-05-01
[观后感]

杂想的碎语

2025-05-01
[说明文]

听【法制报告】有感

2025-05-01
[写景]

我的泡沫之夏

2025-05-01
[读后感]

帝王蛾

2025-05-01
[诗歌]

梦的另一端

2025-05-01
[诗歌]

我也有任性

2025-05-01
[叙事]

家长会后......

2025-05-01
[散文]

老师的孩子郝思达

2025-05-0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