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1170   作者:   时间:2025-03-01

文化的海洋,烟波浩渺,国学就是那一抹温柔月光下荡漾的波浪,在潮去汐来中明亮。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有一些事件屡现报端,电话诈骗案致三名大学生走投无路,最终青年命逝的事更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生活中,乱占车道,夜半扰民,口出脏话等不文明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一切都使我们深感忧虑,是否国学传承的美德逐渐淡然?

《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书中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

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每一个人内心都需要一种传统精神的坚守。中国航天科技高级技师徐立平自1987年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这是一种姿势的坚守。还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救出了紧张的老人。将自己的水下装备分给他人。这是一种分享的精神。更有刚刚带领中国女排披荆斩棘夺得奥运金牌的郎平教练,是对传统精神合作的坚守。他们的涌现正是社会真,善,美的主流。在我们的校园中,随处可见互相讲题的同位,帮忙打水的同学,认真备课的老师,这都是国学的传承与发展,是美德的体现。

国学,于无声处绕梁,于无色处绚丽,于陋巷中金玉满堂,于荒芜中高朋满座。我们应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人]

老师,我要把你歌颂

2025-05-02
[写人]

小提琴班人物素描(一)

2025-05-02
[写人]

爱唱歌的伍茹珲

2025-05-02
[散文]

班级,体会

2025-05-02
[诗歌]

小小船

2025-05-02
[小说]

幽蓝逝夜

2025-05-02
[写景]

洁白天使―玉兰花

2025-05-02
[诗歌]

小蚂蚁报恩

2025-05-02
[散文]

我愿做一只鱼儿.

2025-05-02
[诗歌]

原创七侠 ※★ 玉蟾传4

2025-05-02
精选作文
[动物]

决赛

2025-04-18
[周记]

起床武功三部曲

2025-04-18
[散文]

那里有青春

2025-04-18
[诗歌]

当我们遭遇毕业

2025-04-18
[叙事]

读《财神与爱神》

2025-04-18
[写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

2025-04-18
[诗歌]

一个人流浪

2025-04-18
[写人]

我与[小学生导读]

2025-04-18
[散文]

lt;论语gt;

2025-04-18
[诗歌]

假如可以让时光倒流

2025-04-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