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一年级作文 >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

徐霞客游记读书笔记

年级:高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777   作者:   时间:2025-03-02

“初二日,夜雨仍达旦。主人言:‘今日涨愈甚,舟益难渡。明日为街子,贵州为‘场’,云南为‘街子’,广西为‘墟’。候渡者多,彼舟不得不至。即余亦同行也。’余不得已,复从之。匡坐如昨日,就火煨粥,日三啜焉,枯肠为润。是日当午,雨稍止。忽闻西岭喊声,寨中长幼俱遥应而弛。询之,则豺狼来负羊也,幸救者,伤而未死。夫日中而凶鲁当道,余夜行丛簿中,而侥而无恐,能忘高天厚地之灵佑哉!”以上摘自《徐霞客游记》中的《滇游三》。

文中,徐霞客记述着这样一个场景:西岭的豺狼来拖羊,村民发出呼喊声。于是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呼喊起来以响应远方的呼喊声,并赶过去帮忙。这个故事讲述的虽是一件小事,但却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整体风貌。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地村民的纯朴和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弘扬的。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里连白天都有野兽出没,而徐霞客有时还要在夜里行走,这多么危险!我由衷地佩服他的勇气。不仅如此,有时,他也会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这往往会使他全身湿透,甚至生病。因为天气,他有时不得已推迟他的旅程。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的热情。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抵崖下,则穹然巨洞,其门北向,其内陷空而下,甚宏。其人入汲于石隙间,随处而是,皆自洞顶淙淙散空下坠,土人少凿坯承之。水从洞左悬顶下者最盛,下有石台承之,台之侧,凿以贮汲者。洞从右下者最深,内可容数百人,而光阴不閟,然俱无旁隙别窍,若堵墙而成者也。”摘自《黔游日记二》。

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喀斯特地貌中溶洞的特征:巨洞穹隆,从高空凹陷下去,最深可容纳数百人,明亮而不幽闭,石缝间有水渗出。这些描述生动而形象。溶洞只是一种地下的喀斯特地貌,而对于地表的喀斯特地貌,徐霞客也进行了考察,如“其山参差森列,下多卓锥拔笋之岫,粤西石山之发韧也。”句中所描述的是石芽的特征。徐霞客把这种地貌称为“石山地貌”。

高中一年级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续写改写]

豆 豆

2025-06-18
[散文]

飞翔,梦一般的飞翔

2025-06-18
[叙事]

我喜欢龙卷风的十大歪理

2025-06-18
[诗歌]

做梦都睡觉

2025-06-18
[小说]

阳光微笑

2025-06-18
[散文]

品味·死亡

2025-06-18
[诗歌]

今夏

2025-06-18
[诗歌]

爱是无法想象

2025-06-18
[诗歌]

无奈的心痛

2025-06-18
[叙事]

变化与困惑

2025-06-18
精选作文
[诗歌]

雪之梦

2025-06-17
[小说]

天荒地老,只有怀旧

2025-06-17
[叙事]

游泳学校里的“水上动物园”

2025-06-17
[散文]

失落的“答案”

2025-06-17
[散文]

封建日

2025-06-17
[诗歌]

激动,有“罪”?

2025-06-17
[写人]

我家的“狂人”

2025-06-17
[写人]

蜘蛛告我上法庭(2)

2025-06-17
[写人]

昨夜,我含着泪睡觉……

2025-06-17
[写景]

心~海~天

2025-06-17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