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高考作文 > 济南的冬天课文解析

济南的冬天课文解析

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1037   作者:   时间:2025-03-05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述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构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72个。历代各家所记72泉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济南泉水,千姿百态,或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或晶莹温润,如明珠璎珞;或如洪涛倾注,虎啸狮吼;或如细雨潇潇,冰弦低语。趵突泉,名列72泉之首。济南自古有“泉城”之名。

大明湖在济南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清人刘凤诰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济南的冬天》的绘画美(摘录,徐汉华)

生动的语言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老舍先生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色呢?

第一,运用色调的比较烘托形象。

老舍先生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引发读者的想像,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用这幅画面中的“寒”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调动读者的想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图画,用这幅画面中的“暗”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这还不够,作者还让我们看了一幅热带地区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画面,再用这幅画的“热”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正是用了色调和对照,用了绘画艺术的“以色赋形”的烘托方法,作者将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画面勾勒了出来。

高中高考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景]

美丽的大洲广场

2025-07-12
[诗歌]

最疯狂的司机

2025-07-12
[诗歌]

铅笔盒大战

2025-07-12
[诗歌]

酸甜苦辣咸“极”品

2025-07-12
[诗歌]

抱住,你自己

2025-07-12
[诗歌]

楼兰的遥望

2025-07-12
[诗歌]

零九恋曲

2025-07-12
[散文]

幸福不灭

2025-07-12
[诗歌]

调查报告七子之一——台湾

2025-07-12
[诗歌]

僵尸出没,请注意(吹牛大王)

2025-07-12
精选作文
[散文]

幸福在蔓延

2025-07-13
[诗歌]

从天而降的青蛙

2025-07-13
[小说]

心之盒(十九)稻草人

2025-07-13
[叙事]

转角遇见幸福

2025-07-13
[观后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25-07-13
[诗歌]

奋斗的90后

2025-07-13
[散文]

我们要做勇敢的人

2025-07-13
[诗歌]

上帝关系链(作文教室)

2025-07-13
[叙事]

在读书中学会感恩

2025-07-13
[散文]

《朝着大海--奔跑》之检讨书

2025-07-13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