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一年级作文 > 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初中

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初中

年级:初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833   作者:   时间:2025-03-05

说起《儒林外史》,可能非常多人听说过,但不知道它的内容。其实它是有清代的吴敬梓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精品,是他独特思想与艺术构思的产物。

它主要讲述了元末明初的一段断考场官场趣事,用了幽默诙谐的笔触进行讽刺,鞭棘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吴敬梓不是简单的直接叙述自己对人物的好恶,进行讽刺或赞扬,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用他生动的语言直接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自己明辨是非,这样做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在全书中塑造了许多读书人的形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也是作者最想突出的无疑是那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书生。如进了几十年考场,后来侥幸考中又出尽洋相的周进;因为考中喜极而疯的范进;获得名利地位后就无恶不作的严大位;虽为女流却热衷八股的鲁小姐等等。儒林中人为了地位,为了财富而废寝忘食地读书。

读完全书,虽然作者在其中列举了许多反面人物,也深刻批判了这些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的愚蠢的读书人,但除此之外也作者也列举众多古代优秀读书人的形象如庄绍光、虞博士等人,以杜绍卿最为突出。杜绍卿才华超群,却蔑视八股,仗义疏财,迁居南京后,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愿征召为官。这些人构成了《外史》所写“儒林的”中坚。所以我觉得“文行出处”尤其“德行”也是全书关注的中心,这些人物形象也都被寄托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借这些优秀的人才来匡扶德行。在我看来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持反对意见是非常明显的,但他反对的也只是“世人一见了功名富贵,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并无教人一定不科举,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的意思。只是过分的.追求这些外物会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让人奔溃。他在批判这些的同时,其实也颂扬了人的德行,它作为“人生立命”的根本,时行时止,而决不为“功名富贵”和科举、征辟等所奴化、异化,成为“没品行”的人。

读完之后才发现《儒林外史》犹如一首“凄清婉转”的长歌,其内涵深微的感伤情味……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诗歌]

梦魇第九章:间谍梦使

2025-06-19
[写人]

我和世界杯――父子比拼

2025-06-19
[叙事]

给老爸老妈“打工”

2025-06-19
[散文]

雨润桃李万树红

2025-06-19
[散文]

出嫁

2025-06-19
[诗歌]

忆花

2025-06-19
[续写改写]

“ 8”=“发”吗

2025-06-19
[写景]

深秋悄悄的来了

2025-06-19
[散文]

为理想插上翅膀

2025-06-19
[诗歌]

小罗与享利

2025-06-19
精选作文
[写人]

醉了有罪

2025-06-18
[诗歌]

世界溃败的边缘

2025-06-18
[叙事]

微笑不灭・生命永恒

2025-06-18
[写人]

校运会上的四个镜头

2025-06-18
[散文]

退出,夺回友谊②

2025-06-18
[议论文]

《珍惜资源 崇尚节约》读后感

2025-06-18
[散文]

不要不忘记

2025-06-18
[散文]

是海棠依旧,还是绿肥红瘦?

2025-06-18
[散文]

校园杂记

2025-06-18
[诗歌]

口香糖历险记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