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心当无纷扰

心当无纷扰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886   作者:   时间:2019-11-04

前些时间,于丹在荧屏前大肆传播其对古代文化经典独到见解,引发了广大民众的争议,其中不乏对于丹声讨的言论,他们声称于丹扭曲了经典背后的意蕴,指责她的做法是对文化的亵渎。

其实,在我看来,于丹的见解多有可取之处,但她少的是一颗远离纷扰的心。牛顿就曾将自己评价为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童,为自己不时发现不同寻常的贝壳而沾沾自喜。两者一比较,便可以发现他们的精神层面尚存差距。

表面上看,于丹对古代文化经典的解读是她对古代孔庄思想的深层领悟。其实不然,于丹作为明星学者,在获得更高关注的同时,更应该给自身充充电,与其将学识与自我标榜捆绑在一起,倒不妨适度让心灵远离纷扰,否则知识水平和精神空间的不协调发展,终将让自身为世所摒。于丹在某高校谈论昆曲时被哄下台,不就是个活脱脱的例子吗?

于丹其实只是个缩影,它反映的是当代知识分子在物质世界的大环境下,心灵趋于纷扰。当韩寒以傲慢的态度评价巴金他文笔不好”时,当郭敬明描述功利而幼稚的文字时,当张悟本冠以中药世家”喧嚣于各家电台时,太多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作文被量化,在金钱或物质的纷扰之下钝去棱角,那么社会中低俗谄媚的文化产物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较之下,牛顿的做法才应该大力提倡。不同于于丹把内心囿于繁世的纷扰,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冲,突破了物质世界的桎梏。将自己比作在海滨玩耍的小孩,捡着自己喜欢的贝壳,这不仅仅是一种自谦的态度,更是一种主动挑战,给养内心的大智慧。

于丹事件不仅给当代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并且反窥内心。参物外之趣,养心中之情。当我们能够使心灵远离纷扰,那么我们便能够守护好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并与世外潮流保持一定距离。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代文化必须以一种宁静的姿态要求自己,若是与利益遥相呼应,恐怕文化就去了其最内在的东西。

我们要生存和立足于当代社会,就应当让心灵挣脱纷扰的束缚,然后才能进行物质的延伸与拓展。社会的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就要受到知识水平的左右。反而应该说,心灵的高品质才是物质高享受的最大前提。惟有让心除去纷扰,才能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话题]

美好的2天

2025-05-01
[写景]

上海世博会?越看越后悔!

2025-05-01
[写人]

知心的朋友

2025-05-01
[诗歌]

乡之赞

2025-05-01
[叙事]

冷楼亦有暖爱

2025-05-01
[议论文]

文明路上芬芳行

2025-05-01
[叙事]

记一次难忘的中秋游园活动

2025-05-01
[叙事]

有一种美丽,开在冬雨

2025-05-01
[议论文]

知前行,行后知

2025-05-01
[写景]

枫叶の秋天

2025-05-01
精选作文
[小说]

天使--魔鬼(2)

2025-05-01
[续写改写]

To My Number

2025-05-01
[写景]

燃烧夏日情

2025-05-01
[诗歌]

平凡的小镇

2025-05-01
[写景]

“母亲湖”——洱海

2025-05-01
[续写改写]

真难

2025-05-01
[散文]

嗟来之食又如何

2025-05-01
[续写改写]

续写闻一多的《七子之歌》

2025-05-01
[童话]

烦恼的六年级

2025-05-01
[写景]

说说我的“糗”事

2025-05-0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