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四年级作文 > 中元节的风俗

中元节的风俗

年级:小学四年级作文   字数:705   作者:   时间:2025-03-05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有的书中说,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近代女作家肖红在《呼兰河传》中也提到“七月十五是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到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脱着一盏河灯,就得脱生。”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诗歌]

三、战斗开始了

2025-05-15
[叙事]

令我期待的梦

2025-05-15
[散文]

我追逐的梦

2025-05-15
[散文]

逃匿黄昏

2025-05-15
[写人]

我是妈妈的......

2025-05-15
[诗歌]

我是小作家

2025-05-15
[书信]

给蚊子的分手信(外一篇过年)

2025-05-15
[叙事]

安全走路,珍爱生命

2025-05-15
[诗歌]

传世缘—赠我玩的第一个网游

2025-05-15
[散文]

那一年的老桥

2025-05-15
精选作文
[散文]

夕阳下的钢琴师

2025-05-15
[诗歌]

风的轨迹

2025-05-15
[散文]

美德-诚信

2025-05-15
[话题]

刘立军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宗教局调研时强调把科学

2025-05-15
[散文]

歌唱四季

2025-05-15
[诗歌]

周游世界的小豆豆(学生作文)

2025-05-15
[诗歌]

未来的科技世界

2025-05-15
[写人]

唠叨×唠叨=老妈

2025-05-15
[诗歌]

《镜子的言语》随笔

2025-05-15
[读后感]

读——《丁克舅舅》读后感

2025-05-15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