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高考作文 > 求德应先于学问

求德应先于学问

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784   作者:   时间:2019-11-04

《弟子规》开篇有云: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便是一个人应该先做一个有品德的人,有余力再去做学问。因此,我要说:求德应先于学问。

天地苍茫,有一只沙鸥遗世独立,它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它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杜甫用他残缺冰冷的怀抱去拥抱苍生,用他千疮百孔的心去爱怜世人,他宁愿舍己而为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高尚的情操濡养了他的诗。虽然,他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他没有王维的诗情画意,他没有孟浩然的风流不羁,但他淳厚朴实,心念天下苍生疾苦的伟大胸襟,却重重的颤动了每一个人的心魂!是他的道德超越了他的学问,引领他站在人类美好精神的至高点。

求德应先于学问。因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的杜甫,永远比才华横溢的李白更加受人尊重。他甘为人民做牛做马,人民也记住了他这便是道德暖人的温度。

如果一个人只求学问而将道德抛至九霄云外,又作文将若何?

《梦溪笔谈》,这部百科小全书的作者沈括,算的上博学了吧?但他道德的缺陷,却令人发指。苏轼与沈括曾为好友,然而沈括在那迫害了苏轼一生的乌台诗案中大大添了一笔。他污蔑苏轼毁谤新政,而证据竟然是两人临别时苏轼的充满了深情的赠诗!一个博学的人,竟然做出如此令人厌恶、令人大失所望、令人侧目而视的事!一个污点就这样粘在沈括的背上,人们厌弃他,千夫所指。沈括,他如何能得到真正的尊敬?

求德应先于学问。品德高尚的人是济世良药,净化人们的心灵,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如同人们敬而远之的公共厕所。孔子曾说,一个人在家乡收得一致好评,就算这个人没有学习过知识,他也认为这个人学习过了。而这,不就清晰的反映了道德与学问的关系吗?

求德应先于学问,这是做人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不落的风帆,是使民风淳厚,百姓安康的镇世之策。所以《弟子规》承载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基奠,又将驶向未来,将求德先于学问播撒在明天。

高中高考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叙事]

以大欺小

2025-03-20
[叙事]

那次失败,我读懂了生活

2025-03-20
[叙事]

今天我打耳洞了

2025-03-20
[叙事]

我做成了风车

2025-03-20
[叙事]

我的中国梦,感恩之心

2025-03-20
[叙事]

游首都北京

2025-03-20
[叙事]

今天教室特别的静

2025-03-20
[叙事]

彼岸、时间与童年

2025-03-20
[叙事]

烈士陵园扫墓记

2025-03-20
[叙事]

夜玩广场

2025-03-20
精选作文
[叙事]

奶奶,我做到了

2025-03-20
[叙事]

我发现了盐水的秘密

2025-03-20
[叙事]

仓鼠失窃案

2025-03-20
[叙事]

丑小鸭与小老鼠

2025-03-20
[叙事]

外出活动的乐趣

2025-03-20
[叙事]

我的课余时间——听歌

2025-03-20
[叙事]

去大梅沙游泳

2025-03-20
[叙事]

深圳红树林公园一游

2025-03-20
[叙事]

生命在,梦想在

2025-03-20
[叙事]

爱,虚伪。

2025-03-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