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一年级作文 >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

年级:初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3373   作者:   时间:2025-03-05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医圣祠,坐落在南阳市,它是中华"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参观之后作文要怎么写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吧!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一

医圣祠是坐落在豫西南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医圣祠建筑群具有汉代艺术风格,博大雄浑,巍峨壮观。

张仲景,名玑,东汉南阳人(公元150-219年)。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甘愿弃长沙太守而行医济世,所著不朽名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率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被医林后学奉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

走进威仪肃穆的医圣祠大门,迎面就是赫然挺立的照壁。照壁后面的院落,优雅宁静,独具匠心,令人心旷神怡。庭院里十大名医塑像中间有一尊高大的医圣塑像,后面的六角碑亭里,是我国领导人的题词。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分别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200余方。另有“百寿亭”等景观。

沿青石大道穿过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便来到清雅肃穆的“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征着张仲景高尚的品德。后院里各类塑像丰富多彩,厢房里各类文物琳琅满目。西苑里古井森森,杨柳依依,蟠龙怪石,小桥亭阁,也不失为现代的后花园。

医圣祠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医圣祠博物馆自重建以来,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建立了业务关系,仲景医学思想正以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全人类造福!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二

河南南阳的“医圣祠”我曾不止一次去过,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也去过,但是问起她来,全然没有任何印象,借助这次探望父母的机会,带女儿重游了“医圣祠”。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郊温凉河畔,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大师张仲景的祠堂。医圣祠是张仲景墓穴所在地,人们在这里供奉这位对中医药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医圣。医圣祠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位于中轴线的建筑有大门、照壁、仲景雕像、纪念碑亭、山门、冢墓、过殿和正殿。医圣祠前院东西两侧建有画廊。东廊镶嵌着记述张仲景生平事迹的史画,西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历代名医的一百一十七幅石刻画像。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等书,在祖国四大医学经典中占两部。熔理、法、方、药一炉。自唐以来,仲景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称张仲景为医学“先师”,国内则称其为“医圣”。

后世尊奉张仲景为医中圣人,万世楷模,对仲景不追求功名利禄,以解救民众疾苦为己任的高尚医德赞誉甚隆。高度评价仲景在中国医学上的贡献和对促进中医学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认为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年前,能够破除旧的医学体系,以古代哲学思想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确立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全新的中医临床治疗学基础。堪称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三

走进中医圣地、体验养生之城,走进中华医圣张仲景的纪念地医圣祠。过了城东的温凉河畔,便来到了张仲景的墓祠。它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大门一对汉风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博大雄浑,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立马有一种崇敬之感。

进入医圣祠的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块巨大的照壁,它是由一块完整的石料所制而成,长和高各为3.5米,重达6吨,为当代碑林一绝。照壁正面雕刻的是我国已故名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它生动地描绘了张仲景辉煌的一生,以及他对中医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山门后面即为张仲景陵墓,仲景墓为正方形大理石墓基,汉砖砌成,四角镶嵌羊头,寓意吉祥,花墙环绕,凉亭盖顶,庄严肃穆,使人顿发思古之情,顿生无限敬仰。墓前建有拜殿,后为墓亭,各种拜谒祭祀活动均在此进行。媒体朋友谒祭之后,每个人都虔诚地抚摸了石砖上的羊头,祈福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

南阳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百寿亭",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寿"字,此字又"长"又"瘦",我们号曰"长寿",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大家纷纷拍照合影留念。

古代瘟疫横行,“大兵之后、必有大疫”频繁的战乱,连年的饥荒,必然引起瘟疫的泛滥,人民病忘惨重。基于当时这样的一个残酷背景,医圣张仲景立志学医。人首、蛇身、手拿灵芝的就是伏羲。他是我们人类的始祖,也是中医药的始祖。

后来,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为了救世济人,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不朽的医学巨著,也为后世的医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推动作用。作为一个河南人,参观完张仲景的医圣祠,让我们对张仲景有了新的认识,内心产生了无比骄傲的崇敬之情。

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四

在一个人的墓前,感到自我的渺小:渺小得像他墓上的一块砖头。一g土。一粒沙子。一丝柔弱的风。时间中的一秒钟留下的痕迹。

跪谒。我止不住把头低了下去,再低下去,直到听见他的声音从墓深处传上来,穿过我的耳朵,抵达旷处的天空和云朵。那声音,浑厚,磁性,悠扬,有力。“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他说。

于是,我的眼睛,穿过千年时间的帷幔,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一个清癯、庄重的先生,端坐在大堂一张长方桌子的后面,他身披红袍,头顶高冠,眉浓须黑,目光炯然。他的右手握着一名瘦弱的病人,专注把脉。病人面黄肌瘦,两眼无光。他恭恭敬敬跪坐先生身边,等待先生的诊断。先生的身后,是两马拉车的鎏金浮雕。浮雕上,双骏并驾齐驱,前蹄腾空,后蹄蹬地,展现出生命强劲的风采。先生的左右,各站立一名护卫。护卫的前面,有一妇女,抱一女孩,携一男孩,前来候诊……

这时候,先生的身份应该还是长沙的太守吧。身为太守的他,躬身为百姓治病,这在今天的官员看来,是多么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可是,更为不合逻辑的是,就在中原疾病流行时,先生为了拯救穷苦百姓,居然弃官归乡,专事行医,潜心医理,并写出了不朽的伤寒杂病名著。这部巨著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

也许,集大成者,总是和常理相背的。中国历史上,另一个敢于辞官的公务员,姓陶。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不合逻辑,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个惊喜。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他固守寒庐、寄意田园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恬静自然的艺术风格。

此刻,在一丛树的面前,我也感到了自我的渺小,渺小得像树上的一个枝条。一片叶子。一个叶齿。一丝柔弱的风。时间中的一秒钟留下的痕迹。

这树,是先生祠堂里的凌霄树。它由三个植株组成。三个植株高大约15米左右。其中两株为两干,一株为三干。三株凌霄,从根部开始,盘旋而上,如蛇蜿蜒,到达中部缠成一体。其枝条从顶部垂下,如巨龙一般,分别悬于四个不同的方向,让人称奇,叹为观止。

先生祠堂里,花木葳蕤,四季染青,而我独爱这丛凌霄。究其原因,应该是凌霄不合常理的、令人难忘的长势吧。

正是这不合常理,才让凌霄成为凌霄,成为先生的化身;也正是这不合常理,才让先生成为先生,成为凌霄的化身。睹树,仿佛看到先生;睹先生的遗颜,仿佛看到那坚韧的凌霄――在我的视野尽处,先生与凌霄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融为了一体,成为遥远岁月凝汇而成的一抹记忆,一注灿烂的阳光,一缕霞蔼。

医圣祠,我寻找一颗不泯的灵魂。斯人千古,可是他的容颜永远不曾老去,他的声音永远不曾消逝。他让我明白了自己是多么渺小,也教我懂得了生命是多么博大……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游南阳医圣祠作文600字(精选4篇)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评论 (0)

最新作文
[散文]

风雨中的美神

2025-06-18
[写人]

爱美的“小鼠妹”

2025-06-18
[议论文]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2025-06-18
[叙事]

自 信(记叙文)

2025-06-18
[小说]

用生命来爱你

2025-06-18
[日记]

自豪的一跤

2025-06-18
[散文]

“幸福”的诠释

2025-06-18
[写人]

人不可太露锋芒

2025-06-18
[写人]

315室的男人之二

2025-06-18
[想象]

心跳有声,心痛无声

2025-06-18
精选作文
[写景]

拥抱春天的感觉真好

2025-06-17
[写景]

寂寞天空里落单的候鸟

2025-06-17
[诗歌]

本来什么也不是的

2025-06-17
[散文]

与亭共眠

2025-06-17
[诗歌]

望海

2025-06-17
[散文]

曾走过的那条路

2025-06-17
[写人]

姐姐是个追星迷

2025-06-17
[诗歌]

我是一条龙

2025-06-17
[看图]

寻找生活的另一面

2025-06-17
[小说]

春天和一个老人的死

2025-06-17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