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中考作文 字数:1675 作者: 时间:2025-03-05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诚信与文明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国哲学家韩非说过:“内外相应,言行相称。”这告诉我们应举止文明,内外兼修。眼下的社会正需要获取更多的文明行为来装点自身。作为祖国的接班人的我们,更应以身作则,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在生活中,我们文明的体现之一便是诚实。城市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正如英国散文家黎里所说:“人如果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如果一个人待人不诚,就很难拥有知心朋友,在社会中也很难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如今的世界。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
人若能摒弃虚伪,就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真诚的人永远是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这样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用真诚换来了众多感情真挚的朋友。这个世界上有众多美好的事物:山峦,流水,冰川,花草,但这一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欣赏到。如果待人不诚,他就会无视这一切,他的世界里就会只剩下金钱,利益,权力和受到污染的心灵。假使我们一直保持心灵的纯洁与真诚,保持诚信与文明,我们的世界就会春暖花开,幸福无比。
文明与诚信是我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他们会时时刻刻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自身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纯朴,文明的心。保护它们,就会获得很多更加有价值的东西,属于我们的一切便不会抛弃我们。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讲文明守信用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应该继承的光荣传统。
讲文明守信用包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公共秩序。
《扬子晚报》中曾登刊过这样一则新闻;安徽滁州一位50多岁的老农民来到南京,等他准备坐车回家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买车票还差五元,可他南京举目无亲,万般无奈之下,他向玄武区的一位民警借了五元钱,并说明一定还他。5元钱,也许谁也不会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被城里人认为素质并不高的农民借去的。但是,第二天一早,这位农民居然将五元钱给这位民警送来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没什么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情节,但它透出的质朴。折出来的诚信却不能不震撼人们的心灵!
我们帮助了别人,自己收获快乐,因为我们口道,我们的举手之劳能给别人带来方便。世界大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给’永远比‘拿’愉快,”
同学们,让文明美德伴随我们快乐成长,让诚心之花永远绽放你我心间!
明礼诚信是公民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可以规范人们在社会中的道德行为。
从古到今,明礼诚信一直被人重视、推崇。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就曾经讲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墨子也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不光中国,外国对明礼诚信也是非常重视,例如:高尔基曾说过:“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莎士比亚也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这些名人的话,都非常有道理,明礼诚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然而谁都不信能这么轻易就得到这么高的赏赐,所以没人干。商鞅提高了五十金,终于有人扛了过去,商鞅立刻赏了他五十金,这件事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使秦国渐渐强盛。这个“立木为信”的故事就体现了“信”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体现了诚信是多么重要。
的确,明礼诚信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社会中,人人要争当一个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人。文明礼貌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还是一个民族道德发展的进步标志;诚信是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决不能失去诚信!如果一个人做事不实事求是,就不会有人信任他,没有人信任的人,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呢?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会做不到吗?当然不可能!我们一定要把明礼诚信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进一步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