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六年级作文 > 《我的评改举隅》读书笔记

《我的评改举隅》读书笔记

年级:小学六年级作文   字数:756   作者:   时间:2025-03-05

今日翻阅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评改举隅》一书,感慨颇多。

近年来,习作教学很受重视,老师们对于“如何教”的问题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境、指导各种观察等等,学生在习作之前的指导已然做的十分充足,然后习作之后的指导呢?戛然而止吗?还是一笔带过?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古今中外的文豪大家对于这种说法都是身体力行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的《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手稿上经过改动的地方却达160多处,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琳娜》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二十余次。可见,“改”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件挺重要的事儿。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评改”环节不应该是被忽略的环节。近年来,有一种声音时常出现,“习作评改不应该改变学生的原意,应尽可能保存学生习作的原貌。”这种观点,应该是对过往“矫枉过正”的评改法提出的纠正,却在流传中渐渐模糊了其本来的意思,让老师在评改环节“不敢改”,生怕毁了学生的“原貌”。学生表达的“情感”、传达的“思想”原貌是不该改,该改的是“如何用更好的语言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如果这都不改,仅仅是纠纠病句,改改错字,那么评改又有何意义?

管建刚老师的这本书,很有意思。打开来,没有理论性的导入,直接就是一篇篇他精心批改的学生习作,附上修改的原因和修改后的成文。看到这一篇篇涂满修改符号的习作,真是令人感动。管老师评改有原则:语言要简练,能删都删;表达形式要多变,灵活运用表达方法。我想,学生跟着管老师经历几次这样“反思自我、否定自我”的评改,其对于习作的指导意义是不亚于习作前的指导的。而跟着管老师养成了这样的“精修习惯”,必定受益终身。

自此,只是读文而来的浅薄感受,在接下来的《统编习作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我会继续思考“习作的评改”,并争取有新的收获和感想。

评论 (0)

最新作文
[小说]

胡编乱造版——三国演义之桃园结义

2025-06-18
[散文]

寒冷的魅力『修改版』

2025-06-18
[散文]

不是一中生

2025-06-18
[写人]

让我为“你”唱一首歌

2025-06-18
[植物]

火的犯罪案件

2025-06-18
[诗歌]

致潇湘妃子

2025-06-18
[散文]

傀儡应有的结局.

2025-06-18
[诗歌]

椰子•芒果•石榴

2025-06-18
[散文]

这就思念

2025-06-18
[写人]

精彩自己

2025-06-18
精选作文
[诗歌]

仲夏・梦

2025-06-19
[诗歌]

落幕,开幕

2025-06-19
[写人]

到底谁是小人物

2025-06-19
[诗歌]

家乡,你我的归宿

2025-06-19
[童话]

第一百只“小鸟”

2025-06-19
[诗歌]

师者

2025-06-19
[说明文]

双色窗

2025-06-19
[状物]

北京 2025

2025-06-19
[散文]

风吹过时,我用力哀伤

2025-06-19
[书信]

与蜘蛛作战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