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高考作文 > 考古作文素材 西藏考古发现黄金挖耳勺2025

考古作文素材 西藏考古发现黄金挖耳勺2025

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3400   作者:   时间:2025-03-05

考古作文素材,近期西藏考古发现黄金挖耳勺引发热议,关于考古作文的素材有哪些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考古作文素材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考古作文素材吧!

考古作文素材一

西藏近年来首次发掘的吐蕃时期大型封土墓,出土的文物对研究公元七至九世纪吐蕃时期的社会结构、墓葬制度、唐蕃关系史等具有重要价值。位于拉萨北部当雄草原的吐蕃墓地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北区有33座小型封土墓,南区为6座较大型封土墓,最大一座墓的封土边长约40米。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主持抢救性的发掘为期近5个月,发掘出土了金银器、青金石、玛瑙、珊瑚、绿松石、玉石、珍珠等饰件,以及陶器、铜器、铁器、漆器残片、石制品等。

考古作文素材二

三星堆"拆盲盒",拆得越多越自信

“躺了千年,盼望与你相见;看了千遍,守望古蜀桑田。”连日来,随着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全网的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据专家介绍,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一经问世便获举世瞩目,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故宫上元夜,流光溢彩的灯会惊艳全国;《国家宝藏》里,前世今生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节目只要一开播,就如“预订了热搜”一般,瞬间火遍全网。

跳出综艺的视野,我们发现文化的火热早已走进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红火,年轻人酷爱着古风音乐和汉服,文化和旅游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属于文化的潮流时代,而且大家喜爱的这些文化大多来自于中华传统,取材于华夏文明。这股“文化热潮”和突飞猛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许,在物质条件不是那么丰盈的过去,出于对经济发达的向往,我们曾忽略过本国文化的美好和魅力。而在“中国已完全可以平视世界”的现在,当我们带着平等的目光重新欣赏世界文化之美时,才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就身处在富饶的文化之乡,原来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是如此的灿烂辉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无数网友真诚的赞叹和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对文化的自信、对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通过对三星堆的考古,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浪漫想象,感受到“三星伴月堆,至西十五里”的历史判断,感受到“东有扶桑,西有若木”的大胆猜想。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考古,亿万国人都能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从而提升文化自信,更坚定地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它们或许藏在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里,或许守在夏商起源、偃师二里头里,或许等在长江流域、盘龙城遗址里,或许存在吴越历史、河姆渡文化里。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守望者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有人说,考古工作者的双手正一步步复原、唤醒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传奇。其实,他们不只是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还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自有其逻辑所在!】

而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

考古作文素材三

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传承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如何发端的?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起承转合?这些牵系中华民族根与魂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必须解答好根本之问。而如何把这一根本之问解答好,大大【考场上领导人名字请写全称。】在2025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供了基本路径。1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大大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开头节奏非常紧凑,设问的形式,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确定了文章的立意。】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沃土。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丰富民族复兴的历史文化滋养。【分析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大大用四句话总结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踏实“寻根之旅”,点亮考古之光。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找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考古工作的初心。从渑池仰韶遗迹、秦始皇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到余杭良渚古城遗址、随县曾侯乙墓、南昌海昏侯墓,我国现代考古学在“寻根之旅”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我们要把考古工作放在追本溯源、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位置,继续踏实“寻根之旅”,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认真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同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长远眼光推动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论点1:找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考古工作的初心。论证的结构非常清晰:论点+解析+案例分析+总结提升,回扣论点。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案例丰富,表达精彩。】

丰富“转化成果”,点亮考古之光。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考古,就是要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使之转化为增强文化自信、照亮奋进之路的精神大餐。对内,要以丰富的“转化成果”增强奋进的“向心力”,通过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取得的灿烂成就、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对外,要以丰富的“转化成果”增强奋进的“吸引力”,运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世界与中国“相知、相吸、相爱”,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论点2:考古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它不等同于“挖土”,也不意味着“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的宝藏。】

擦亮“中国底色”,点亮考古之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是大大对考古学提出的新要求。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独树一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既为考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对考古明确“中国”的要求。探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通过照抄照搬模式绝不可能真实全面照见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推动考古工作,必须体现“中国”二字,要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当下的发展现状,以更加突出的主体性、原创性,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论点3: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每一个考古发现都会促进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点亮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奋进伟力,我们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民族复兴乘风破浪。【总结全文,提升立意】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考古作文素材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中高考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小说]

泡与沫

2025-05-15
[写景]

说说雨

2025-05-15
[散文]

让世界充满爱,充满色彩!

2025-05-15
[诗歌]

关爱绿化

2025-05-15
[诗歌]

梦儿

2025-05-15
[小说]

窗外的声音

2025-05-15
[散文]

父亲的短信

2025-05-15
[诗歌]

小人也能做大事

2025-05-15
[叙事]

瞧!我们班的boys(2年前的应付文章)

2025-05-15
[议论文]

道理啊道理

2025-05-15
精选作文
[小说]

栀子花開了

2025-05-13
[写人]

让我们回到过去好吗

2025-05-13
[写人]

由教师节所想到的......

2025-05-13
[写景]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2025-05-13
[散文]

“l““U““C““K“终结篇

2025-05-13
[叙事]

我喜欢上网的N个理由

2025-05-13
[诗歌]

说说你的口头禅

2025-05-13
[叙事]

把百姓放在心坎上

2025-05-13
[看图]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2025-05-13
[散文]

回首高三

2025-05-13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