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7745 作者: 时间:2025-03-05
游泉州开元寺作文1000字精选,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大家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吧,作文要求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叙述清楚。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小编整理了一些游泉州开元寺作文1000字精选的汇总,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快来看看学习下吧!
早晨,我早早的来到了学校,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路过九一街,途经打锡街,通过中山路,走过通向巷,穿过会通巷,经过西街,来到了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开元寺。
我们一进山门便看到了身材魁伟的哼哈二将,只见他们怒目挺胸,威严雄壮,站立在天王殿的两侧。这时我又看到了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手书的。这是我们泉州的真实写照!
绕过山门,看到的是拜亭与拜庭,“亭”与“庭”音同字不同,可是他们的作用却是相同的,都是善男信女朝拜的活动的场所。宽阔的拜庭两侧有八棵百年的大榕树,枝叶茂盛,盘根错节,像一把把大伞给游客们遮阳。
望眼放去,挂着“桑莲法界”巨匾的大雄宝殿近在眼前,走进大殿,只见五方佛在大殿中间静静的坐着,慈祥望着我们,庄严神圣。在大雄宝殿上最吸引我的是那工艺精细,代替斗拱的“妙音鸟”,它们昂首挺胸,双臂伸展,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闽南南音等的特点于一身,我们不得不佩服泉州真的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啊!
大雄宝殿又名紫云大殿,也称百柱大殿。虽然号称百柱大殿,但却只有有八十六根柱子,因为另外十四根柱子的位置被聪明的工匠采用“偷柱换梁”腾出来放置五尊大佛像!像泉州开元寺供奉五方佛这样的寺庙全国仅存三个了,这是开元寺的一大奇观。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走廊有一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还雕刻着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它与大殿的月台都是从已经坍塌毁坏的元代印度教转移过来的。你看,在开元寺里还能找到印度教留下来的印迹,这再一次印证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这句话!
来到甘露戒坛我们发现佛像是放在一口井的上面,我们碰到一位师父,他告诉我们像开元寺这样的甘露戒坛全国只剩下两个了,这又是开元寺的一个奇观。让我感到最震憾的要数佛像下面的莲花座了,这个莲花座有一千片叶子组成,每片叶子上面都雕刻着一尊60毫米高的栩栩如生的佛像,我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们泉州的地标东西二塔矗立在大雄宝殿的两侧的广场中,东西塔都高五层,八角形的,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如果认真观察,你还能在西塔的浮雕里找到长胡子的观音菩萨和孙行者。每层塔檐角各系一枚铜铎(duo),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动听。东西二塔像两位老者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我们在开元寺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依依不舍的回家了。离开时,我心里想,这次开元寺之旅真是不虚此行啊!
开元寺山门对面有一堵高大照墙,上面有泉州古代书法家书写的“紫云阁”三个大字,字体秀气端庄。迎着开元寺山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天王殿,只见天王殿的屋顶雕砌着许多五色瓷片,图案有许多动物花卉,工艺精美,色泽鲜艳。屋脊中央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小宝塔,宝塔两旁有两条五彩缤纷腾空而起的小龙,爸爸说这叫双龙护塔。
走过天王殿,就是有三个篮球场大小的拜庭,拜庭中央有一座两个小孩高的大香炉,拜庭两旁各有五棵高入云宵树叶繁茂的大榕树,榕树旁有一排一人高的小石塔,拜庭的左侧伏着一只巨大的大石龟,东西两条长廊围护着拜庭。拜庭的正前方是座石砌的长方形大平台。走上台阶,人们都在这里烧香祭神,听说这叫月台。过了月台,走进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就可以看见五尊七八米高迎面而立的金色大佛,称为五方佛,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
旁边有几尊较小的佛像,两侧还有两尊色彩斑澜的天兵天将。大雄宝殿又叫做百柱殿,柱子很粗,每根柱子要两人合抱才抱得来。抬头一望,屋顶上有许许多多舒展双翅伸出双臂,木刻的天女,它们色彩缤纷、千姿百态,并巧妙地把石柱和木梁连接起来。天女们有的手中捧着文房四宝,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吹笛子,有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绕到大雄宝殿的后厅,十八尊金光闪闪的罗汉呈现在我眼前,它们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沉于悲伤之中,有的面带慈爱,有的面露凶光,有的……神态各异、动作詼谐有趣、栩栩如生,集中表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大雄宝殿后面是甘露戒坛,人们常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康健。往后走是藏经阁,里面藏着许多经文。横过长廊,大雄宝殿的右侧是准提禅寺,又叫“小开元”。
寺前有四根青石龙柱,门侧墙上分别写上“龙吟”“虎啸”四个大字。以拜庭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广场还各有一座塔,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东西塔,东西两塔相距一两百米,遥相呼应。东西两塔各分五层,大理石结构。东塔高达四十八米,西塔高达四十四米,东塔始建于唐朝,叫镇国塔,西塔始建于五代,叫仁寿塔,是全国现存的最高石塔!两塔底座雕刻着许多飞禽走兽树木花卉,每层塔墙上还有人物浮雕,姿态不同。有凯旋而归的将军,有慢条斯理的和尚,有……
据说,西塔塔墙上还刻有孙悟空,但我和爸爸绕塔两圈也没找到这只既淘气又可爱又聪明的猴子。开元寺内刺桐花开红似火,绿树环抱,红绿相映,显得春意融融、风光如画。开元寺里的建筑,布局巧妙、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泉州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与智慧。带着无限的念眷,走出开元寺,我似乎对“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诗有所理解了!
在车上我们开着空调,听着欢快而又优美的歌曲,望着窗外一辆一辆的车飞快而去。心情开心极了。终于到了,我下了车高声喊到“到了,到了,到了开元寺了”。于是我们一下车,开始开元寺之旅。
走进开元寺大门,帘入在我眼里的是前面的一座古寺,而旁边种着几棵大榕树,爸爸跟我说那几棵大榕树的年龄比我们合起来的年龄还大,真是不可思议啊!而且树木又长得奇形怪状。而在旁边还有一个体形庞大的、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乌龟,它的身长大约有一米多,宽也有一米多,它的眼睛真可爱,两颗圆溜溜的小眼睛朝前盯着。我赶紧叫爸爸给我拍张照片做留念。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西塔—仁寿塔。真的是好壮丽啊。而在塔的前面有一个养鱼塘。爸爸跟我说许多人把他们不养的鱼或乌龟放生到这里面来了。我们几个人拿起了一小块的面包喂起了鱼来。一下子好多的鱼都浮出了水面,大家你争我夺的。好不热闹。突然,一只大乌龟从我眼下游了过去。我赶紧把小面包扔了过去。结果乌龟游太慢了,面包落到水里了,于是大乌龟就把它的头猛的往下伸,面包终于吃到了。惹得全场人哈哈大笑。游玩了几个小时,还是没把开元寺玩完,太阳快要落下了,爸爸说要回去了,我便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在车上我还再想那只大乌龟吃面包的样子,真有趣!
随着大巴的开动,道路两旁的树木,好似仆人一样快速的往后退。就这样我们的旅途开始了。在快乐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一个小时悄然而过,我们到了﹗
我们叽叽喳喳的下了车,在导游和老师的安排下,排队从售票口鱼贯而入。
进入了开元寺后,导游带着我们一边向前走一边介绍开元寺的历史和传说。我们听的津津有味。这使得我对开元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随后我们来到了开元寺中最有名的东西塔。这两座塔,座落在寺庙的东西方。我们去的是东西塔其中的一座,名为镇国塔。导游对我们介绍说塔高48.27米时,我们惊呆了﹗这可相当于世纪层楼高啊﹗古代有没有起重机这样的大型设备,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把塔建这么高的呢﹗这使我对古代的劳动人民,感到了深深的敬佩。遗憾的是,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塔在那天并没有开放,这使我们无缘登塔。
接着我们来到了桑树园,千万不要小看这棵桑树,它可是有上千年的历史。一般的桑树只可以活几百年,它可活了一千三百多年。紧接着导游又向我们介绍了佛家的名树“菩提树”,据说释迦牟尼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最终破魔成佛。导游还告诉我们菩提树可以防蚊虫,我想这大概也是佛祖选择在菩提树下打坐的原因吧﹗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我们离开了寺庙,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具有宗教神奇色彩的寺庙。
我们买票进了开元寺,过了月台,走进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就可以看见五尊七八米高的'金色大佛,称为五方佛,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旁边有几尊较小的佛像。两边还用白布罩着,因正在维修。大雄宝殿又叫百柱殿,因殿内有百根柱子,柱子很粗,每根柱子要两人合抱才抱得来。抬头一望,屋顶上有许多舒展双翅伸出双臂的天女,它们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并巧妙地把石柱和木梁连接起来。天女们手中有捧着文房四宝,有的拿着琵琶,有的吹笛子,像是在表演南音。绕到大雄宝殿的后厅,十八尊金光闪闪的罗汉呈现在我眼前,它们神态各异。你们知道十八罗汉为什么不在大佛的两旁吗?这跟宝殿的建筑结格有关,因宝殿的两边都有窗子,所以只好放在后厅这也是跟其他寺不一样的寺方,而且四周的墙和地面及屋顶都没有连起来,这样光线就很充足,不敢保证冬暧,但夏凉是一定的。
寺中有两个广场,广场上还各有一座塔,这是世界闻名的东西塔,东西两塔相距一两百米,遥相呼应。东西两塔各分五层,大理石结构。塔高达四十八米,西塔高达四十四米,东塔叫镇国塔,西塔叫仁寿塔,是全国现存的最高石塔!
开元寺真美,不愧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大雄宝殿的前面往右边走是东塔,往左边走是西塔,旁边有各种各样,又高又大的树,有榕树、桂树、菩提树、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树,地面上还有一群可爱的小鸽子,有人在给它们喂食,小鸽子们高兴极!接着我们来到了塔底,看见东西塔都是用石头彻成的,一共有六个面。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假山上,爬了一会儿山,看见山下有一个小湖,湖里有许多小鱼和小乌龟在快活的游着,有的乌龟在晒太阳,有的在水中嬉戏,真好看啊!我真想跳下去捉几只,可是又不行,唉!
时间已经晚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开元寺。
走到开元寺大门前,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只见两条威武的巨龙横卧在大门上,围墙上满是精美的壁画,为开元寺增添了不少气势。走入大门,一棵棵古老的苍天大树矗立在我们眼前,它们都已经六百多岁了!迈开腿缓缓走入内室,十八铜人直直扑入眼帘。远看,像一个个神圣的圣人展示着自己的身手;近看,又像一个个正义的少林人。那有力的双手,刚正不阿的眼神,让人真假难辨。
再看看十八铜人的身后,四座金色的巨大佛像,如同神一般镇守在这里,威武得让参观者都不敢大声喧闹,仿佛大佛的眼睛正盯着他们。走上二楼,从上往下看,只见大佛双眼下垂,头发一粒粒的,像一颗颗金子一般。嘴角微微抬起,一幅慈祥的面容,给人带来安全感。
走出后门,沿着青石小道缓缓向东塔移去,向上望,由青石筑成的古老东塔屹立在东边。塔顶上有一大颗“金珠子”,似乎就是它把太阳唤醒的。塔壁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让人陶醉,可想而知,古人雕刻出这么精美的图案得花多大的精力啊!
开元寺实在太壮观雄伟了,不愧是赫赫有名的古寺!
开元寺山门对面有一堵高大照墙,上面有泉州古代书法家书写的“紫云阁”三个大字,字体秀气端庄。
迎着开元寺山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天王殿,只见天王殿的屋顶雕砌着许多五色瓷片,图案有许多动物花卉,工艺精美,色泽鲜艳。屋脊中央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小宝塔,宝塔两旁有两条五彩缤纷腾空而起的小龙,爸爸说这叫双龙护塔。
走过天王殿,就是有三个篮球场大小的拜庭,拜庭中央有一座两个小孩高的大香炉,拜庭两旁各有五棵高入云宵树叶繁茂的大榕树,榕树旁有一排一人高的小石塔,拜庭的左侧伏着一只巨大的大石龟,东西两条长廊围护着拜庭。
走进开元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庭院。院内的几棵千年松树苍翠欲滴,那茂盛的枝叶遮天蔽日,给大地洒下了一片浓荫。人在绿荫下徜徉,感到无比的清爽,无比舒服。
登上几层台阶,就来到了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站在门外,就可以看见那五尊金光闪闪、面目慈善的“五方佛”。佛祖两旁还站着两位“守护神”,他俩手拿兵器,横眉竖目,令人不寒而粟。大雄宝殿是由一百根石柱支撑的,所以又称之为“百柱殿”。最为奇特的是殿内斗拱间的“飞天乐伎”。只见她们身披轻纱,有的怀抱三弦;有的口吹洞箫;还有的手弹古筝……望着她们,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优美动听的南音,伴着轻轻的拍板声,我好像来到了一个梦境般的境界。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观赏着千姿百态的花儿和绿油油的小草。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开元寺的中心――东西塔。远远望去,两座古塔一东一西,仿佛是两个钢铁巨人,屹立在开元寺内。走近了古塔,仰望塔顶,只觉得那塔似乎要倒了下来,那不就是“第二比萨塔”了吗?可我转念一想:东西塔哪有这么容易就倒了,它可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据说,有一次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呢!东西塔依然巍巍屹立。古塔上还雕刻着精美的浮雕:有神态安祥的长须老人;有各种奇花异草;还有两只欢快嬉戏的喜鹊……真是美不胜收!“叮叮咚,叮叮咚……”咦?是什么在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挂在25个向上弯曲的檐角上的小铜铃呀!“唧唧、喳喳”小鸟响起了轻快悦耳的欢叫声,和铜铃声勾成了一支轻快的乐曲。真成了人的世界,鸟的天堂。
登上塔顶,泉州古城的风光尽收眼底:远处宽阔的水泥马路旁种着一排排小树,来来往往的车辆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场内外,人潮涌动,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开元寺内,一朵朵小花争相斗艳,红如火、白如雪、黄似金、粉如霞,加上绿油油的小草,形成了美丽优雅的开元寺……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家乡的开元寺!
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下车,刚走进大门,一股浓浓的香烟味扑鼻而来。原来有人在烧香烟拜佛佛。走进一座庙里,里面有古人以前刻画和石雕,多精美啊!我们继续往走,来到草地上,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僧舍不得入内。我问爸爸是什么意思。爸爸说:僧舍不得入内的意思是后面的房子是和尚的屋子,大家不能去。西塔,一共有五层。我们在西塔旁边的一座假山上面拍照。最后我们到东塔游览。时间过得真快,这里的工作人员要下班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刚进寺院,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宝塔,听妈妈说:“那座塔叫仁寿塔,是东西塔中的西塔。五代梁贞明年间,建7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改名仁寿。但在1155年遭火灾,后来改建砖塔,又在1228年改建石塔。”我计算了一下,这座塔年龄近100年。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大雄宝殿,之后妈妈看到指示牌上的佛教纪念馆的标志,妈妈很想去,于是我们这个庞大的家庭团就一起去了佛教纪念馆。一进去,我看到了一些石钟,每个石钟都不一样,有的刻着字,有的刻着动物,还有的刻着僧人取经的画面。
离开佛教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弘一法师纪念馆,进了馆内,里面全都是弘一法师的纪念照片。有弘一法师小时候的,也有弘一法师留学时候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上透露着弘一法师生平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就像我看着那张他因为演话剧中<茶花女>一角,而男扮女装和男演员齐拍的照片。我就真的很惊讶了……
参观完弘一法师纪念馆,我们这个庞大的家庭团就回福州了……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好好感受下佛教的氛围。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游泉州开元寺作文1000字精选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好学生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