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一年级作文 > 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通用5篇】

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通用5篇】

年级:初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4771   作者:   时间:2025-03-0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烙印,湘江战役注定被历史铭记,它反映了老一辈的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拼搏奉献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通用5篇】,欢迎大家阅读。

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一

在看完这部感人的革命电影后,我深刻感觉到: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也接受了一次令人震撼的理想信念教育。

电影讲述了于1934年11月27日,中央红军开始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于1934年12月1日强渡湘江。虽然只有几天的奋战,但中央红军为了粉碎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个个都拼了命地战斗。电影内容把湘江当做背景,塑造了以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左派指引的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损失与代价: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表现了红军三十四师官兵勇于牺牲,视死如归,拼尽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的伟大精神。

在影片中。中央红军们用的是最低等的武器,和敌人的武器不堪对比。他们吃的全是一些粗糙的干粮,也吃过树皮和皮带。他们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红军们每天忍受着狂风的肆掠,忍受着恶劣天气对他们的“洗礼”。但他们仍然不畏惧,迎难而上。最后和敌人拼到只有一颗子弹,有很多勇敢的红军死在了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他们永远都履行着“誓死为苏维埃新中国留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最后,3万多红军成功西渡湘江,北上抗日。

在电影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其中有个片段最令我感动: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在战场上了,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其实不只他一人是这样,战场上有很多战士都把革命,把与敌人做斗争放在第一位,一心只为了革命成功,只为了打胜战,这是伟大的革命精神啊!在战场上,每个人的心都是系在一块儿的,每个人都是一心一意跟党走,每个人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后长征胜利的那一刻,多少中华儿女为此感动落泪,这属于中华的胜利归功与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啊!战争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实至名归的胜利!

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如今我们幸福的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我们给那些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们最好的报答,也是对新中国最好的报答!

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二

1949年10月1日,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全中国人民的血液都是沸腾的,这意味着经受了百年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如今,我们的祖国母亲历经70个春秋,迎来了70年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歌唱祖国,我们也不会忘记,缔造我们祖国母亲的那些伟大的革命先辈。

《血战湘江》讲述了一个关于我们革命先辈的悲壮故事。电影以长征前最大的一场战争一一湘江战役为背景,由李德、博古、周恩来组成中央领导小组,带领8万多红军从江西出发,进行战略转移。

蒋介石在红军转移的路上,设置了重重封锁。由红一二军团和红八九军团拖住敌人,为中央纵队争取渡江时间。在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指导下,千万名红军将士“光明正大”的抬着家当“搬家”。一天下来,不仅行军缓慢,还有不少人被那些“铁疙瘩”砸伤累病,加上西南蚊虫肆虐,战士们都病痛加深,疲惫不堪。在越过前三道封锁线后,牺牲了2万多红军将士,而那牺牲的战士们用生命争取来的时间全都耗在了这些冰冷的“铁疙瘩”上,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毛泽东主席为这样的惨状痛心疾首,他觉得他辜负了乡亲们的殷切希望,辜负了年轻的战士们对他的信心。由于没有了指挥权,他四处奔走呼告也徒劳无功,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2025多年前,赵括的纸上谈兵,使赵国在长平之战被秦国打败,秦将白起坑杀了赵国40万俘虏。哪怕昔日赵国输得起,可如今,中国共产党面临内忧外患,兵力不足,武器落后,我们如何输得起你李德的纸上谈兵。

这一天,为了保证党中央能够顺利渡过湘江,红五军团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中;这一天,18团在枫树脚和敌人竭力拼杀全军覆没;这一天,34师赶去支援十八团,在枫树脚尽数牺牲,师长陈树湘腹部受伤后被敌人俘虏,为了不当俘虏他扯断了自己的肠子……

看到这一幕幕景象,我不相信能有一个中国人还会无动于衷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心痛!心痛啊!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而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要残酷的多。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我们革命先辈之间的战友情,父子情,军民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只能离开妻儿,为穷苦人争斗出一方天地;在战争中,红军父子只能隐藏对儿子牺牲的悲痛,继续赶路,为了革命胜利而不屈不挠。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和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和品质。

我爱他们,我敬佩他们,我想念他们,我感恩他们。我相信每个人中国人都会记住他们,我相信革命烈士的英魂和精神将永垂不朽!

当你在打着游戏放纵青春的时候,林觉民在写《与妻书》,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毛泽东在组织秋收起义,鲁迅在《呐喊》,黄继光在抗美援朝……当其他人都在为理想努力拼搏的时候,您却在不思进取,懒惰苟且……

70年了!这70年来,大部分中国人都在默默的为自己国家的进步而努力。爱国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行动。我想对于我们的先辈来说,我们的努力,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祭奠。

都说“哪里有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我们总生活在舒适圈内,不懂得居安思危。《血战湘江》让我回到了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让我更加感念为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付出了汗水和鲜血的先辈,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您好啊,祖国!我的母亲。距您的诞生已经70周年了,衷心的祝福您生日快乐,并说一句,我们永远爱您!

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三

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观看了《血战湘江》后,心情非常激动,那悲壮的画面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要用我们的鲜血才能筑成,那我们必须英勇献身”、“誓死保卫党中央过过江”,红三军团长和红军战士的话时时萦绕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牺牲,以大无畏、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给我以震撼和鼓舞。

该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创作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影片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饶的光辉形象,生动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仆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影片把我带入到战争场面,声光特效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影片中一个个红军战士指战员流血牺牲使我感慨万千,他们的视死如归的气概,他们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万分敬佩。而今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辈是我们的民族脊梁,正因为有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立国之本,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值得每个中国人敬仰。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辈的初衷,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长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没有过时,更是我们现阶段实现中国梦,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祖国不竭的动力。虽然我们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学习长征精神,在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中发扬不惧挑战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继续前进。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参与者、奋斗者、开拓者。

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四

湘江战役,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页沉重的翻不过去的历史,83年前的湘江两岸,战云猎猎、战尘密布、人马的嘶吼、枪炮的轰鸣,随着东去的湘水,渐渐平息;数万头顶红星、怀着坚定理想与信念的青年,静静地躺在古岭头、枫树脚、瘦马岐或是华光铺、觉山铺的荒山蔓草、河沟野洼间,青史不留名,留下的只有一个个光辉的番号———

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红十三师、红三十四师、少共国际师、红四团、红十八团……

英雄所怕的,不是牺牲,是遗忘,生前蹈死不顾所追求的东西,在身后被历史的灰尘湮没!

我们无数次的回顾历史、重温和感悟,就是对逝去先烈的回应和致敬!感谢八一电影制片厂和陈力先生,翻开历史浓重的血痕,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带着我们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血战湘江》。

有人说《血战湘江》是中国版的《血战钢锯岭》———浅薄!钢锯岭上的戴斯蒙德.道斯所救不过75人,袍泽之情固然感人。83年前,湘江两岸6万三湘健儿,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所求、所救者,为谁?

彼时的华夏大地,内禀北洋之乱世,军阀盘踞、派系林立、民族疲弱、民权不伸、民生凋敝;外承列强之凶焰,倭奴窃据东北、鹰视狼顾,列强分割金瓯,法外有法、国中有国。在关系国家民族走向的十字街头,新旧势力激烈碰撞,看天下大势,大风起兮、乱云飞渡。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一个多月前,主动战略转移,告别八百里井冈,这支秉承革命薪火、民族使命的队伍,突破三道封锁,来到湘江边上。如能顺利过江,离家乡又远了一步,可离革命胜利又进了一步,无论战将或走卒,想来都会有这个念头,迷蒙的夜色中,年轻的陈树湘、李天佑、杨成武和久经风雨的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全不知那横亘在眼前的一湾江水,成了考验革命者理想和信念的试金石,这试题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作答。

11月27日,马渡桥接敌;11月28日,杨柳井接敌;11月29日,尖背岭接敌;11月30日,界首渡接敌。四面接敌,八方皆敌,前无出路、后无退路。陷入绝境的军人,逞匹夫之勇拼一死并非难事,石达开兵陷大渡河前世不远,但一死之后呢?百年赤县、魔怪蹁跹,难道就此重新陷入永夜的黑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铜墙铁壁面前,将帅与士兵同进退、共生死。年轻的陈树湘、易荡平、程翠林、吕官印和稚气未脱的湘伢子们,用滚烫的热血,为心中的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融出一条血路,于无生处觅生天,于绝境中寻生境。当无数红军战士在血红的湘水中踬踣前行,高呼“打过湘江去、跟随毛委员”时候,在千家寺、两河口舍抵死不退,呐喊“保卫毛委员”的时候,天下大势已判若云泥。

胸怀天下的勇者,不算计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计较一时一地的成败,因其所计较的是天下,是江山社稷。这一点,逞一时之勇,占一时之利的蒋中正、李德龄、白健生们不懂、也不会懂,红军远征至此,所求者、所救者,岂是军阀所能明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非历经卓绝苦难、生死考验者,不能理解信念的重量、理想的重量、主义的重量,又岂能担起复兴国家与民族的重担!白崇禧、何健、薛岳,亦是一时人杰,但在肝胆无私、胸中只有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见识短浅、胸无远志,何异稚儿!

大风起兮云飞扬,八十三年前湘江两岸的风云际会,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而历经风雨雷电考验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人,如日出东方,蓬勃万里,确实是冥冥中历史的唯一选择!

以上就是好学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1000字以上,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学生。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诗歌]

我们的大时代

2025-05-01
[叙事]

我爱夏天的十大歪理

2025-05-01
[应用文]

选 举

2025-05-01
[植物]

不可错过的产品

2025-05-01
[诗歌]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痛

2025-05-01
[写景]

我对夏天的爱与恨

2025-05-01
[诗歌]

崇高的翅膀

2025-05-01
[写人]

老妈=( )?

2025-05-01
[写人]

小弟歪传

2025-05-01
[诗歌]

爱之感受

2025-05-01
精选作文
[续写改写]

我是个老师

2025-03-20
[续写改写]

天然萌冒险

2025-03-20
[续写改写]

魅力之语

2025-03-20
[状物]

杜鹃树

2025-03-20
[想象]

我的手表真神奇

2025-03-20
[想象]

赛尔号大战奥拉星

2025-03-20
[想象]

水密桃别墅

2025-03-20
[想象]

小熊维尼偷蜜记

2025-03-20
[想象]

乌格拉斯及可斯的降临

2025-03-20
[想象]

我有个小小的愿望

2025-03-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