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中考作文 字数:3797 作者: 时间:2025-03-05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事理说明文,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大家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吧,作文要求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叙述清楚。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小编整理了一些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事理说明文的汇总,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快来看看学习下吧!
南京是举世闻名的六朝古都,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各种美食的色香味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了南京独特的明信片。在琳琅满目的美食中,特别令我回味无穷的鸭血粉丝。
在老门东小吃街上,几乎每一家都有这香飘四溢的鸭血粉丝汤。简单而素净的店面,热情好客、手脚麻利的伙计,香飘四溢的粉丝汤,美味啊,每次我都恨不得把每一家都尝个遍,想到这儿,我的口水早已“倾巢出动”。奇异的香气把我的魂魄都牵引住了,不禁向前跨了几步,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干脆一脚跨进了店门。
一阵浓郁的香气立刻扑鼻而来,我能在雾气中隐隐约约地望见厨房里的情景:厨师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爷爷。只见他熟练地将一盘凝固的鸭血下锅,撒进适量的葱、蒜和各种调料,锅里活似欢快的海洋。粉丝下去了,锅里一片欢腾,激起排山倒海般的波浪。
没过一会儿,一碗粉丝便映入眼帘。五彩缤纷,是那迷人的颜色,浅淡的鸭肝就像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座座冰山,零星的香菜点缀其上;香气扑鼻,是那雾气一般的升腾,袅袅如炊烟,醉得你睁不开眼睛。夹起晶莹剔透的粉丝轻轻放入嘴中,一阵香气荡漾在口中,立即唇齿留香。鸭血软糯可口,口味格外宜人,入口即化,浑身上下都仿佛被热气包裹了,身子暖和了,心也是热乎乎的。这时,如果配上一笼汤包,那将是一场味觉盛宴。
老门东的鸭血粉丝使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朴素如玉却令人回味绵长的美食,才让我们的南京更加让人念念不忘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我可是传说中的、最能品尝美食的——“美食家”,爱上这个新词,并加以扩展: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春节;舌尖上的味道……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春节期间所品尝到的美食。
美食第一站:杨氏蛋包饭。蛋包饭顾名思义就是蛋包着饭,与蛋炒饭有所区别。据老板介绍:蛋包饭和披萨是这家店的特色,而黑胡椒培根蛋包饭和培根芝士披萨是特色中的特色。我们询问老板培根到底是什么。老板笑答:培根其实就是腊肉,是个泊来词。蛋包饭咋一看,还真不是秀色可餐类型的。刚上桌时,我只是壮着胆子尝试了一小口,觉得口感和味道都很不错,黑胡椒比番茄更适合我的口味。很快,我就将黑胡椒培根蛋包饭“风卷残云”尽了。唯一遗憾的是:今天不是周末,中午没有披萨。听说这里的披萨是很有劲道的。虽然这家店位置深处小巷,但是食客如云,真可谓应验一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美食第二站:李家。李家量足价廉,是吃货们的首选。看着蚂蚁似的食客涌进涌出,出来的个个满嘴油花,我们决定品尝这里的特色菜。点菜之后,我在桌前走来走去,急切地想要品尝特色菜。“李家烤鱼”是这家店的招牌菜,虽然点的是微辣的,但还是让我们吃得汗涔涔的。“凤梨咕噜肉”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特别是有菠萝作佐料。“香油豆腐”最是爽口,特别是在品尝烤鱼之后。“菠萝飞饼”做的不是特好,但是份量足。总而言之,李家美食味道比较浓郁厚重。
美食第三站:那一家。这里装修风格有些异国情调,感到十分温馨。石锅牛蛙、宋嫂鱼羹、苜蒿菜、菠萝飞饼、窝蛋肥牛等是这家的特色菜。就连装柠檬冰桔茶等饮料的容器,都显得十分可爱和诱人。总之,那一家的口味比较适合南方人的口味:清淡可口。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四川酸辣粉、云南过桥米线、宁波的年糕、上海城隍庙糕点、蒙古烤肉、韩国打糕、大理的乳饼、新疆的馕……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各式各样的美食中一定有让你垂涎三尺的美味。舌尖上的美味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的!
下面就让我带大家开启一段家乡的美食之旅吧!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甜而不腻的黑芝麻猪油汤圆,雪白的汤圆放锅里一滚,就浮在锅面,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勺一颗放嘴里,一口咬下,蜜渍香泛,溅齿流甘。这种甜蜜而热闹的欢愉体验总会在宁波人的记忆深处独占一席。
“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家乡虾腊的年糕因优质的山泉水造就了独特的口感,因而远近闻名。家乡人喜欢吃年糕,因此年糕也是餐桌上常见的一道食物。年糕有许多做法,其中我最爱吃的便是妈妈做的海鲜年糕汤。青的叶,红的蟹,再加上白的糕,色彩缤纷,让人赏心悦目。而汤汁里的年糕又像顽皮的孩子似的藏在青菜与蟹肉之间,夹起一块,尝一口,既有蟹的鲜美,又有年糕的嚼劲与甜糯的滋味……哇,简直是人间美味!
说到水果,家乡的杨梅不可不提。家乡的杨梅以“荸荠种”“早大种”“东魁”为主。滚圆的个头,暗紫色的颗粒,总是让我采摘到一半就情不自禁地塞一颗到自己的嘴巴里,舌尖触到杨梅平柔的刺,口水开始决堤,轻轻一咬,果汁从唇齿间喷溅开来,甜中带酸的滋味,顺着喉咙下去,美妙无比,令人回味。所以,到了杨梅成熟的季节,或许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出:“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作宁波人”!
家乡的美食数不胜数,提及每一样,都会让人直咽口水。我从这些美食中吃出了日子的红火,吃出了生活的真谛,吃出了人生的快乐。
秋天时,外婆便开始准备食材,为我们做一道最鲜美的食物——海鲜饺子。这个饺子做工繁琐,但也是我最喜欢吃的。
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屋外十分安静,外婆推上小推车去买最新鲜的海鲜。等买好回来时,小推车里装了不少食材,有螃蟹,花甲,虾,葱,再加上农家养的土鸡蛋。
外婆回到家里,放好小推车,从里边拿出一袋虾。先把虾拿出,剥去外壳,处理时,虾死命挣扎,一看就知道很新鲜;把白白嫩嫩的肉切成一段一段的,再把螃蟹花甲煮熟,趁着热把肉和黄一起拌着,把蛋打碎放进锅里不停地铲着,不能让它们粘在一起。这时蛋香四溢,把我馋得口水都流成河了。最后洒一把葱花,拌在一起,黄、红、绿、白四种颜色合在一起真漂亮!
外婆把面皮拿了出来,把一大勺馅放进里面,不一会儿,皮就变成了大肚将军,从上往下看,好似一个金元宝,个个做得好看,个个都十分饱满,很有神气。
“下锅了!”外婆让我快点过来,刚刚出锅的饺子是最好吃的,水一开,把一个个“金元宝”投进水里,过了几分钟它们就接连从水里浮了上来,是不是澡洗完了?我把它们捞了上来,迫不及待地吹了吹,咬了一大口,馅很多,蟹黄里的油流了出来,太美味了!面皮薄如纸,吹弹可破,色香味俱全,即使没放什么调味也是那么鲜,那么美味,让人吃一口就回味无穷。
这碗饺子独一无二,因为这是外婆亲手为我做的,包含着爱的味道。
今天乡村游的重头戏,就是体验做麻糍的快乐。麻糍是新昌特产,是一种软糯喷香的米类食物。叔叔的爸爸是做麻糍的高手,他今天要为我们一展身手。只见老爷爷将上蒸桶蒸熟后的热气腾腾的糯米粉倒入石臼中,然后高高举起石榔头不停地捶打松散的粉团,一旁的老奶奶手上沾了水不停地翻捣糯米粉。在老爷爷的重力捶打和老奶奶的不停翻捣下,糯米粉渐渐变得有黏性、有弹性,也渐渐粘合在了一起。
这时,老奶奶把煮成糊状的艾草倒入石臼中,老爷爷又继续抡起大榔头捶打起来。在旁边观看的大人们也都跃跃欲试,想大展身手。大家轮番上阵,力气大的捶几下,力气小的抡两榔头,许多阿姨也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纷纷加入了打麻糍的行列。
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就连瘦弱的我都有了尝试的冲动。可惜我细胳膊细腿的,连石榔头都提不动,又何谈打麻糍呢,只好扛着石榔头摆了个Pose,让爸爸给我拍了张照片,过过瘾。在大人们的齐心协力下,石臼里的糯米粉成了个油光闪亮的大面团子。
随后大面团子上了桌,被平铺成了一个规整的正方形,然后老爷爷把它切割成均匀的长条状,用长棍子在中间压出一条“沟壑”,填上馅料,包裹成圆柱形,再滚上粉,切成一段一段的,麻糍就做好了。麻糍糯糯的、香香的,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好吃极了。
吃着美味的麻糍,我不禁想:如今有许多传统美食都已渐渐失传了,我们作为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祖国的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样古老悠久的美味!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事理说明文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好学生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