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中考作文 字数:3044 作者: 时间:2025-03-05
风味人间观后感1000字,“高端的食物往往只需要经过经过...."这句熟悉的台词只要一开口,大家变会立马想到“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的味蕾在跳跃起来,现拥有大批的“舌尖粉”,《风味人间》就是“舌尖”的原团队制作的,美食纪录片的兴起是为什么呢?下面是风味人间观后感1000字的汇总,快来学习下!
人的欲望的减退,好奇心的泯灭,大抵与快节奏的生活有关。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意:原来,菊花的品种和姿态并不重要,甚至有没有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悠然”,这句诗穿越千年、深入人心的奥秘也全在“悠然”二字上。
传说,古代有位掌柜先生,他记忆力惊人,有一次账房失火,烧掉了一大本账簿,东家急得跳脚,他却不急不慌把账簿从头背到尾,东家将他奉为神人。但这位掌柜的脾气不好,他睡觉时枕头上不能有头发,否则会失眠,铺床的仆人经常因此而挨骂。若干年后,他退休了,主人不忘旧情,前去看他,他正在刚翻过的田垄上酣眠,主人问他,现在的睡眠怎么这么好?老先生展颜一笑:“当年我心中只有生意,再好的衾褥也形同虚设啊!”
现在的我,吃得明显比工作之前要好,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胃口和食欲,崔莺莺长亭送别时说道:“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心里有事,满汉全席也形同虚设啊!
鲁迅先生的生活一直很滋润,然而,人到中年的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少年时期吃过的水煮蚕豆的滋味,因为那晚的月色很美,小伙伴很真诚,自己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少年郎。
陆游诗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闲暇时才适合写草书,无事的晴天最宜品茶。这句诗暗用张芝的典故,“草圣”张芝平时惯作楷书,人问其故,答曰:“匆匆不暇草书”。
人生,没有一桩韵事不需要闲暇的滋养,尤其是诗和艺术。
看《风味人间》,印象最深的是第五集《江湖夜雨》,美食的背后是生存的艰辛和生意场的较量。小民姐,“小民大排档”的老板娘,武汉夜市大名鼎鼎的人物,她没有学过厨,靠着对顾客口味一点一点的摸索积累,才有了今时今日顾客盈门的局面,做了12年的夜市,每晚站6个小时,同时照看两个灶眼,在烈焰和油烟的熏烤中成就了江湖地位,顾客大快朵颐的背后是她对爱美天性的割舍和身体健康的严重透支。放眼《江湖夜雨》,所有生意火爆的大排档老板莫不如此,鸡爪要一只一只地剪,小龙虾要一只一只地刷,菜要一锅一锅地炒,生意越好,人越辛苦。
没有一道美食不需要心血的灌溉,越繁荣越辛苦。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提到过一种想象中的食物“拈拈转”,未成熟的青色麦粒,下在一锅滚水里,满锅的小绿点子团团急转,这应该就是第一集《山海之间》里提到的一种食物:河洛平原的碾转。小麦正在灌浆,尚未完全成熟,被碾成神奇的条状,凉拌着吃,吃的就是那股子清新浓郁的原始麦香,这原本是青黄不接时期的应急食品,却意外成就了别具风味的时令美味,它倒是不太费事,就是需要天时地利的先天条件,一般人根本吃不到。
《山海之间》里还提到两种食物:手抓肉和秃黄油。手抓肉是现杀现煮的当年生羔羊肉,清水煮,汤头雪白,天然美味,牧民们大口吃肉,为着接下来长达七八天的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储存能量,他们饱经风霜的身体正需要这样幼嫩酥软的羔羊肉来滋养。秃黄油是蟹膏、蟹黄外加植物油和鱼露炒制的精致调味品,有着直指人心的满腔肥甘,需要一壶浓茶才能化解,食用秃黄油的往往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生活比较闲适的人们,那么明晃晃的动物油脂和胆固醇,不害怕吗?
那些高油脂高热量的美食看看就行了。
想来想去,竟没有什么非吃不可的菜,有那惦念美食的功夫,不如补补觉,有道是:梦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朴实的风格,优美的画面加上平和的解说,不需要慷慨激昂的口号,不需要义愤填膺的抵制,那种淳朴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安然的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让我明白,爱国,就是爱这样的平静生活,就是爱这些勤勤恳恳自食其力的人们。一部纪录片带给人们的心灵洗礼,远远高于虚伪的说教。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风味人间观后感1000字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好学生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