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2216 作者: 时间:2025-03-05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培训、工作中、日常生活,大家都难以避免地会触碰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保证主题风格集中化,紧紧围绕同一主题风格作深层次论述,切勿东拉西扯,主题风格涣散乃至无主题风格。還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搜集的清明节扫墓的作文500字【优选5篇】,供大伙儿参照参考,期待能够协助到有必须的盆友。
我才来这里一学期,对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感到新鲜、好奇,当然,对这次扫烈士墓活动也不例外。
很多和我一样的新生都不知道安乡有个什么烈士墓,我也一样,因此,我怀着雀跃不已的心情踏上了出发的路。
路上有很多小水坑,这是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活泼的女生一点儿不介意,照旧叽叽喳喳聊个不停,男生呢?则你推来,我搡去的顽皮,至于我嘛,嘻嘻,路上偷偷吃了一只蛋,哈哈!······
时间似乎过去地很慢,路程也变得遥远起来,很多同学都是一副唉声叹气的样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前迈去······
到啦!总算到了!······这个地方我是第一次来,地方很小,还没有我们操场大,中央是一圈围栏,几级台阶,上面是一座三角形,锋尖直刺云间的高大建筑,上面有七个刚劲有力,金光闪闪的大字:人民英雄纪念碑。让人一看,敬意则油然而起。
难道不是吗?从井冈山星星之火到狼牙山五壮士;从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到延安窑洞彻夜不息的灯光,今天的哪一件不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啊!烈士,你的魂不散,传播进中华子民的血脉;你的形不腐,永远铭刻我心中!
今天早上才六点多钟,妈妈就把我从睡梦中叫起来,与爸爸奶奶一起去上坟。
一路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因为从小到大,我没去过一次,这是第一次,我非常高兴。于是,我们一家人坐车出发,在路上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这首是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心里产生了疑问:始终不是说清明这段时间会下雨吗?为什么今天没有下雨呢?
我们带着前一天晚上奶奶准备好的黄纸、香、银锭与一些带给祖先吃的菜与馒头,把它们放在箱子里,用红布包裹着,来到地里,我们开始放鞭炮、烧纸、香与银锭,准备祭拜祖先。祭拜完后,我们在旁边的柳树上扯了一只柳条,编成花环,戴在头上,以作留念。
这一天,我懂得了许多有关清明的知识:清明上坟时要带一些黄纸、香、银锭等等。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清明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祭奠烈士、先人、和踏青的日子。
清明节这天,天空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天气变得灰沉沉的,就如同人们的心情一样沉重。早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拿着昨天早已经准备好的祭品,一起去老家的墓地给太爷爷扫墓。一路上,田野里整片整片嫩黄色的油菜花昂首挺胸,仿佛在告诉人们清明节到了。看到这一片片黄色的花儿,就像是一幅幅巨大的黄色挽帐,在这令人伤感的时节,祭给清明、祭给那些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亡灵们。此时许多过往的人们手里也都拿着纸钱、元宝、等一些祭祀用品,却都一个个满脸愁容,果真就应验了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太爷爷的墓前,爸爸先是把太爷爷墓前的杂草清理干净,又从一堆东西里拿出了三炷香,点燃后将它们插在太爷爷的坟墓前,我和妈妈摆上了太爷爷生前最爱吃的水果和烧鸡当然也少不了太爷爷生前最爱喝的杏花村,供品摆好,点上蜡烛,默哀三分钟,烧上好多的纸钱,借此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在天堂那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待纸钱全部燃尽,我们一起下跪行礼,爸爸说:这是祭拜祖先最重要的仪式。
最后祭奠完毕,我们收好东西,这时的天空又下起了蒙蒙细雨,就如同我们伤心的`眼泪。清明无尽的悲伤都化在这蒙蒙的伤痛中,承载着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给逝去的亲人
今天,我早早地起床。怀着兴奋的心情,准备与妈妈一起去扫墓。
一出门,天空就下着蒙蒙细雨。看着这阴沉沉的细雨,我的心情少了几分兴奋。有点不想去。但跟姐姐已经约好,总不能扫兴吧。
爸爸开车到了扫墓的地方,这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真的非常难走,脚一下子沉下去了,身上都沾满了泥。
终于到了,奶奶拿出了摆在桌上酒席,点起香烛,叫我们拜祖先,然后烧了纸钱,妈妈把鲜花放在墓边,过了一会儿,扫墓的人越来越多,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我问妈妈怎么这么多人,妈妈说今年的清明节是第一次成了法定节日,每个人都放假,才会这么多人。
最后我们扫完了墓,就带有怀念的心情离开了。
有一首歌唱道:“春雨蒙蒙的下,啊!春雨蒙蒙的下。沙沙沙沙……”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可是,今年却没有下,让我不禁感到乏味。
在回老家的路上,湖边的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柔软的桃花开了,这种境界仿佛是世外桃源。
我、妈妈、爸爸去给爷爷扫墓,经过一年的气候,坟墓上的树木有些凋零。因此,到了清明节,我们前去看望,清除杂草,添些新土。
爸爸告诉我:“宋代晏殊在《春景》诗中曰:“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农历三月的清明节,为亲人扫墓祭祀,是中华民族充满人情味的一种民族习俗,是对已故亲人表达哀思与怀念之情的传统方式。其间蕴含着浓郁的亲情,深沉的寄托,虔敬的孝心,自是此俗绵延千年而为广大民众所认同的主要原因。在亲人墓前植树,用一束鲜花寄哀思,缅怀亲人对自己的赋育之恩。”
爷爷啊!谢谢您对我的爱!
扫墓,即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