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理解儒家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看似矛盾的说法。

理解儒家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看似矛盾的说法。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792   作者:   时间:2025-03-0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谈“仁”的概念,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把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仁的理解不致流于空泛。比如选段就提到仁在家在邦的要求。

B、俗语有言“人各有志”,自己视为正确的、善的、快乐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这样认为。所以子贡提出不愿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也不会强加于别人。孔子对此并不认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指自己想站得住,就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自己想通达,就要帮助人家一起通达。孔子认为,实行仁的关键就在于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2、结合上述语段,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儒家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看似矛盾的说法。(3分)

答:

【答案】

1、B.(孔子赞同子贡所言,但认为这是子贡做不到的。)

2、不矛盾,二者内涵上是统一的。“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是从积极的方面说要待人忠心。(1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强调的是宽恕待人。(1分)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忠恕之道,都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如日常生活中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正是源于不能将两方面统一,父母要求儿女怎样怎样,都声称是“为你好”,然而儿女往往对此不以为然,结果演化出种种矛盾。(1分)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景]

潼南夜景

2025-05-02
[演讲稿]

询问非主流

2025-05-02
[写景]

走进猴岛

2025-05-02
[叙事]

神奇的米上刻字

2025-05-02
[诗歌]

S博士家的“新保安”

2025-05-02
[写景]

美丽的虫子

2025-05-02
[议论文]

生命如涛

2025-05-02
[诗歌]

不是道歉的道歉

2025-05-02
[小说]

枫萧萧·雨落5

2025-05-02
[演讲稿]

“三仙“抢电脑,各显神通

2025-05-02
精选作文
[诗歌]

一角硬币奇遇记

2025-05-01
[叙事]

校徽偷盗记

2025-05-01
[诗歌]

假如我是宙斯

2025-05-01
[写景]

小雪花,飘啊飘……

2025-05-01
[写景]

“星“族电影随谈

2025-05-01
[散文]

生命没有返程车票

2025-05-01
[写景]

懂了很多

2025-05-01
[写景]

一起来看雷阵雨

2025-05-01
[写人]

有多少人大代表敢要求总理?

2025-05-01
[诗歌]

谎言走了以后

2025-05-0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