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四年级作文 > 读风筝有感

读风筝有感

年级:小学四年级作文   字数:1157   作者:   时间:2025-03-05

软磨硬缠得来《风筝》一书。读完,感慨颇多。

人民日报韩松落说:一件好的叙事作品,要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故事;第二层,是情感、信念;第三层,是哲学观念。很多叙事作品,至少能做到第二层,也就是传递情感和信念。而能够触碰某种哲学观念的,则有可能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人们很容易会忘记作为载体的故事,却会牢牢记住作品所传达的观念。

《风筝》一书,所传递的便是信念与人性激烈冲突的最终抉择。

书中的人性,也着实让我感动。张旭东、赵简之,杜孝先他们本来是令人憎恶的国民党特务,可他们为了兄弟之情不计任何回报甚至用牺牲生命来保护“六哥”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憎恨不起来的;头号招牌的荷香,为了养育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敲掉了所有的金牙,那时候的她是善良而无私的。书中的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无论敌人,友人,坏人还是好人,都离不开一个“人”字。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诠释立场、阶级、信仰,每一个人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但最能带给我理性思考的则是信念。它是哲学中试图探讨的深奥问题,是哲学意义上的观念设定:信念对一个人来说,到底是不是本质需求?信念在一个人成为“这个人”的过程中,当与人性相冲突的时候,信念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郑耀先是一个天才情报员,他正直,善良,对未来充满希翼,渴望“回家”(共产党的根据地),以至于在以记者身份回延安的时候,他真情流露。但他又充满野性,有着为了信仰奋不顾身的一面。特殊的工作,让他走上了危险的荒野。为了这份工作,他“此生隐姓埋名,烂入泥沙”。

他把属于自己的角色扮演的很成功,不管是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为人处世,还是在权力博弈等方面,都给自己打上了环境赋予的独特烙印。因为“扮演”太成功了,以至于他的联络员被假象迷惑,根据地的战友也对他恨之入骨。随着唯一联络人也是唯一能证明他身份的老陆的牺牲,他和组织联系切断了,更重要的是,他处在一个人性的路口,失去约束,失去牵绊,善恶的选择从此全部交于他。旁证已死,自证有险,他只好走上“心证”之路,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在假面生涯之外,时刻捂着一心,让它永不变色。

作为书名的“风筝”,也是郑耀先的代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思。牵系风筝的,只有细细的一条线,一旦这条线挣断,风筝就会“挣扎在茫茫险恶的空中,随时会跌落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但在风筝线断开之后,郑耀先已经有了一条心灵上的绳索,这条绳索给了他方向、希望、未来和光明。

这才是这个故事的价值所在。它在特殊时代的正邪博弈背景中,加上了这样一条线,这样一个观念上的追求。紧张的故事,生动的人物,都在为这条线服务。而当我们一想起这个故事,想起郑耀先那满载故事的脸,都会想起蓝天下一只高飞的风筝,它悠游自在,不为乌云和风暴所扰。

因为,牵系着它的,是一根牢不可破的信念之线,是一个人性最本质的需求。

评论 (0)

最新作文
[散文]

婆椤双树

2025-06-19
[诗歌]

虫虫在运气时代

2025-06-19
[诗歌]

我和我的诗歌有个约定

2025-06-19
[想象]

真的很难说

2025-06-19
[诗歌]

疤记

2025-06-19
[写景]

瞌睡

2025-06-19
[写景]

5月21日,我的倒霉日

2025-06-19
[诗歌]

寂廖星辰

2025-06-19
[写景]

大海情

2025-06-19
[状物]

童年小巷

2025-06-19
精选作文
[写人]

桃子姐姐

2025-06-18
[状物]

请不要做头猪

2025-06-18
[读后感]

《两张状子》读后感

2025-06-18
[散文]

有翅膀,就要去飞翔

2025-06-18
[散文]

学会感恩——祝妈妈美女节快乐

2025-06-18
[童话]

关于林徽因

2025-06-18
[诗歌]

订做一个天堂

2025-06-18
[写景]

秋风“扫”落叶

2025-06-18
[写景]

麦迪历险记

2025-06-18
[诗歌]

猫国奇遇记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