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830   作者:   时间:2025-03-05

“礼”的本义是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孔子认为知礼而后自立,自立而后立人,礼的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在儒家看来,礼是个体生存的根本。然而正是因为礼所具有的自身约束和克制他人行为的特性再加上古时严重的等级观念使人们从服从到厌烦,从厌烦到反抗,最后从反抗走向了改革。

1911年的辛亥革命翻开了中国封建向新共和转型的新篇章,尽管反抗之声从未断绝,尽管几乎颠覆了所有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三纲五常、三跪九叩的传统礼仪,他最终被接受,人们思想的进步也使礼的意义随之改变。

一百年前的成果我们没有理由否认它的进步性,古时充满了等级性的繁文缛节早已该被时代淘汰。然而,正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与世界交流的频繁,收到西方平等民主文化的中国人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大力推崇着西方的民主与人权,使中国的传统礼仪逐步淡化,他们打着“人人平等”的旗帜,却毫不客气地不尊重他人,在这样可笑的矛盾下,也让中国礼仪渐渐地得不到重视。

可以说,那些对礼仪淡化甚至蔑视抵触的人可能与态度并无关系,而恰恰是因为自身的浅薄,因为浅薄,他们盲目地吸纳着国外的自由思想,因为浅薄,他们对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自我的约束上,而却误解了礼的根本含义。

礼的确是一种约束力和克制力,我们以此来规范社会生活与自身行为,可以说没有礼就没有了规矩。此外,对长辈、对他人、对师长的礼仪,并非体现了等级制,反而恰恰反映了自身的涵养。以同样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举例,他们对长辈师长的尊敬远胜于中国,起立鞠躬更是每天都在重复的事情,生活在儒学发源地的我们,岂不汗颜?

要论原因,无非是太过自我,历史的变迁使中国人越来越执着于自身的利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反观古代先哲,他们都以宏观的角度讨论整个群体,在礼的问题上质疑,古代哲人太多注重群体而忽略了个体,其实他们正是将个体看成群体的一份子,实现相互统一,在群体发展中促进个人发展。

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文化除去等级性质的一部分,依旧存在着大智慧,有所扬弃是必要的,但其本质经久不衰。

评论 (0)

最新作文
[散文]

行走,便是生活的哲学

2025-05-01
[诗歌]

我这到底怎么了

2025-05-01
[写人]

只有你理解我

2025-05-01
[书信]

致2025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一封信

2025-05-01
[散文]

写给潮汐

2025-05-01
[诗歌]

小猫咪美美的烦恼

2025-05-01
[诗歌]

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2025-05-01
[诗歌]

倒霉现实幻想机

2025-05-01
[诗歌]

可爱的“憨豆”

2025-05-01
[散文]

已经习惯了你的一切

2025-05-01
精选作文
[诗歌]

将来会怎样

2025-05-02
[看图]

身处逆境

2025-05-02
[叙事]

可爱的芭芘娃娃

2025-05-02
[叙事]

梦游22世纪

2025-05-02
[诗歌]

永远的错

2025-05-02
[散文]

回首初中

2025-05-02
[散文]

我喜欢的那片蓝

2025-05-02
[动物]

礼仪歌

2025-05-02
[散文]

另类好学生

2025-05-02
[写人]

全家睡相大搜查

2025-05-02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