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一栋老楼,一片丹心

一栋老楼,一片丹心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816   作者:   时间:2025-03-05

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矮小、简陋、老旧,但它并不缺少教学的必要条件,沉淀了无数教授、学生的思想结晶,它反而更加高大。

愚以为,老教学楼承载了一代代人的记忆,是校园精神文明的象征,不应该拆除。

教育应是由内向外的生发,老教学楼或许不能满足现代化,但其间浓厚的学术精神才是学校真正需要的。教育是形而上的事业,现代化的设备缺少了教授的人文精神也难教出好学生。苏格拉提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强调的正是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清华的“清华园”,北大的“一塔湖图”,想来是同样的道理。老教学楼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严谨的治学精神,即使因外部原因无法供教学之用,留作瞻仰,成为众多学子的精神坐标,不也是很好吗?

承载了无数人的美好记忆,老教学楼已成为这些学子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看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向来是深层浓厚的,老教学楼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葱岁月,见证了每位教授的无私付出,相信每一位对它有着深刻情感的学子,都会舍不得它的离去,它已经隐隐成为母校以及曾经岁月的象征。至于修缮、养护的开销,相信这些曾经的学子也会很愿意承担。老教学楼留住了,无数优秀学子一颗眷恋母校的心也算留住了。而这些优秀学子的赤诚之心,以及无私的教育精神,才正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我们应该选择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且不谈老教学楼,几十年前同样为了现代化,为了发展,中国拆毁了多少老城楼、老建筑,而当物质稍一满足,我们终于感到精神的空虚,然而想找回从前的建筑已是不可能,于是只能仿制从前的建筑,表面上的古街,实则只是自欺欺人,可怜又可悲。对于老教学楼,诚然有不便之处,但愚以为何不改拆毁为改造,让老教学楼重新焕发它的光彩,不要多年后再来追悔。

当下的社会最严重的是精神贫瘠,而老教学楼这样承载了几代人的精神文明的建筑,就像一剂良药,应让其发挥其疗效,治愈每一位学子的心灵。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诗歌]

房子找房子

2025-06-19
[散文]

是日出。

2025-06-19
[散文]

无颜之月

2025-06-19
[诗歌]

逼迫

2025-06-19
[诗歌]

阿P参考

2025-06-19
[散文]

高一感悟

2025-06-19
[诗歌]

深夜的呼唤

2025-06-19
[叙事]

家庭大PK

2025-06-19
[散文]

我的最爱:萨克斯

2025-06-19
[写人]

我的烦恼排行榜

2025-06-19
精选作文
[周记]

棋悟人生

2025-06-20
[散文]

黯淡的烟花

2025-06-20
[诗歌]

我到星际去旅游(上)

2025-06-20
[散文]

流水.青春.无奈

2025-06-20
[演讲稿]

80后还是90后

2025-06-20
[诗歌]

星星的承诺,哲理

2025-06-20
[叙事]

抹布变脸记

2025-06-20
[读书笔记]

悼念扩音器

2025-06-20
[诗歌]

一条青蛇

2025-06-20
[散文]

独奏

2025-06-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