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二年级作文 > 目送散文集读后感

目送散文集读后感

年级:初中二年级作文   字数:783   作者:   时间:2025-03-05

目送散文集读后感700字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儿子大了,有了疏离感;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龙应台的文笔优美而细腻,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跃然纸上。只是让人不禁为之唏嘘的是,父母老后的情形。我甚至觉得在美丽文字的背后,龙应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时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这个社会是需要关怀老年人的。虽都说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征,而老,那是英雄迟暮,美人易老时。那是一个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时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时刻。那时,多少预示了人生的悲怆。或者,说的白一点,人,要有个好死!

我非常喜欢《(不)相信》中所写的,假如我笼统的隐晦的表达的话,那就是理想主义堕落为现实主义,而转向实用主义的过程。是理想沿着这一路线演变而归于世俗的过程。龙应台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话。我想他是尊重这位弘一大师的。我猜测,她应该非常佩服佛家的圆寂。因为这是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从容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似乎应对那些主动舍弃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正像苏格拉底所说,“踏上死亡之途”与“继续存活”,“孰优孰劣”,“只有神明知道”。

当我们对生老病死充满疑惑时,李叔同在临终前“悲欣交集”四字绝笔及偈语或许告诉了我们他的人生体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评论 (0)

最新作文
[小说]

雪地里的热奶茶

2025-07-09
[议论文]

游泳乐

2025-07-09
[童话]

打击

2025-07-09
[写景]

作文中出现的种种现象

2025-07-09
[动物]

买油条

2025-07-09
[散文]

青春祭●写给陪伴我度过漫长高二的朋友们

2025-07-09
[诗歌]

一个甜美的梦

2025-07-09
[想象]

慢慢醒过来

2025-07-09
[散文]

让牙齿出来晒晒太阳

2025-07-09
[散文]

又是解脱

2025-07-09
精选作文
[叙事]

八戒重回高老庄

2025-07-08
[说明文]

假货专卖店

2025-07-08
[散文]

走过雨林

2025-07-08
[写景]

论“三国”(座位版)

2025-07-08
[叙事]

五环旗下的心

2025-07-08
[议论文]

读《五毛钱的诚实》有感

2025-07-08
[散文]

捉迷藏的孩子

2025-07-08
[状物]

原来狗是那么脆弱

2025-07-08
[议论文]

2025奥运畅想曲

2025-07-08
[议论文]

笑林外传

2025-07-0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