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1276 作者: 时间:2025-03-05
文∕丹水情韵
梁长芬,只有20出头,身材,婀娜多姿;脸蛋,沉鱼落雁。这在鲁纯乡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百里挑一的俊俏姑娘。曾经招来了本乡本土那些单身汉,唾腺三尺,不少单身汉明里暗里追逐着她,一时间弄得她六神无主,似乎慌了阵脚。后来经人撮合,她与离她家二十多里的精壮小伙子鲁大明结成了伉俪,成就了百年好合。
Ⅰ
农村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民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很多人是一场梦一样,发生这么大、这么深刻的变化。解决了“温饱问题”,包括农民的温饱和整个国家过去都是实行配给制,要粮票、油票、豆腐票,现在都没有了,不用拿票了,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
梁长芬与丈夫鲁大明,眼看家乡不少男女都纷纷跳出农门,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打工,大把大把的钞票带回到鲁纯乡,盖起了高楼大厦,正如那时流行一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他们亲眼看到邻居家的穆士武临出门时,怀里揣着母亲还带着身体余温的几张百元大钞,乘着那开得特慢,逢站便停的绿皮车,带着梦想,南下淘金去了,第一次进大城市,那时那景那感受,有点象《有没有人告诉你》歌里所唱的,有些凄凉,有些伤感,还有些迷茫。
后来听穆士武打工回到家乡,与鲁大明在一起日白粉经时得知:打工的日子是辛苦的,那点微薄的收入在吃饱了饭,交了房租后便所剩无几了。身上除了有力气,什么都没有,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城市里苦苦挣扎着,期间也学会了一些东西。穆士武做得最长的一份工作便是在一家装修公司当小工,若干年后身边渐渐有了一些积累。回到家乡还是很风光,那个神情,令他们夫妻俩羡慕不已。
于是,他们俩也在积极筹划着。准备背乡离井,到沿海城市去打拼打拼,也赚它个盆满钵满,衣锦还乡,把那土砌瓦盖的大瓦房推掉,换成别墅似的小洋楼,也在鲁纯乡人前风光风光。
虽然这样想,但是就这样离开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心里酸酸的,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那样,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不是个滋味。
这是一个封闭的山村,他们家住的地方四面环山,从靠东山墙走一条横路转一个弯,一眼望去,两山对峙,高高的山坳里涌出白练般的山泉,奔涌着、激荡着,汇成了巨大的水流,咆哮的瀑布忽然变得温顺委婉,眼前的景色如同梦境一般。这个美丽的山谷让这里的人惊叹!这就是巴中村。
在鲁大明、梁长芬家住的大门前地势平缓,视野开阔,公路下边的梯田,起伏有致,线条明快,四周云雾飘渺,奥儿山和笔松山自北向南相切期间,长龙河纵贯全境,这里山高水深,沟壑纵横,形成封闭式的地理环境。
那柔和的灯光,低吟的昆虫,远处汽车的驰骋,家乡特有的夜的寂静,一切默默地陪伴着他们及全村人无眠。
平时他们看到了故乡小河升腾的雾,在山腰缠缠绵绵,若即若离,那是河的柔指在把山的思念轻轻抚平。虽封闭他们对故乡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舍和不离。
为了生计,为了改变家庭面貌,为了能活得风风光光,他们只得做出这样一个重要决定,夫妻俩趁现在还年轻,虽然结婚成家,但还尚未生育,正好出去闯荡世界,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别人能大把大把的钞票带回来。如果有了一儿半女,负担就来了,再想出去,那就不是现在这样一种情景了。鲁大明、梁长芬他们在心里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