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一年级作文 > 簸箕的编织

簸箕的编织

年级:高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732   作者:   时间:2025-03-06

在农村,簸箕是一种常见的簸扬器具。黄澄澄的谷子、白熠熠的大米颗粒归仓,得靠它扬滓去糠,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尽管如今风谷机、碾米机各显其能,但在农村,簸箕依然是每家不可少的农用品。

簸箕外形颇似大铜锣,结构简单,然而编织簸箕得好几道工序,是一种传统手工工艺。从它身上,可以窥见能工巧匠的技能。

首先要选好竹子。竹子品种要好,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老的,难以开刀,且容易折断;嫩的,容易被虫蛀。这里有个掌握火候的问题。

其次便是削竹蔑。先把竹子破开4片,再根据簸箕大小规格断片。家用簸箕直径长80厘米至90厘米,就按这个长度把竹片一段一段截取。然后,把竹片破成宽约1厘米的小竹条,最后才把小竹条削成0.1厘米的竹蔑。削竹蔑时用力要均匀,使它平滑光亮,才好编织。

接着便是编织簸箕排(簸箕底的俗称),就像编织床席一样。为了省料,先织好一个正方形竹排,再逐渐把它扩大成一个正八边形竹排,直径稍大于簸箕的直径,编好排后,用尺规画圆,用利刀把它砍成一个圆排。

夹排是整个工序中最关键的一环。簸箕是否坚固耐用,主要取决于此。夹排必须要做好圆箍。圆箍要选用好竹子,周长是簸箕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宽1.5厘米至2厘米,厚0.5厘米至0.7厘米。圆箍两个,一个内箍,一个外箍。夹排时,先把内箍平放在圆排上;接着把外箍拆开,用一头沿着内箍的外围把圆排扳上来;再用夹子把整个部件-块儿夹紧;然后在内箍附近钻孔、绑线。操作虽不太复杂,但要操作自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绑藤。以前原料多用藤条,故称绑藤(现在原料已改用塑料片)。这之前要钻好孔,孔径约3厘米,一直排满整个圆箍。巧匠们绑藤时轻舒手臂,仿佛姑娘们飞针走线,好看极了。

我们盼望簸箕能早日结束它的使命,走进博物馆,也希望传统手工艺得到继承和革新。

高中一年级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散文]

妈妈日记中的文字(三)

2025-06-20
[童话]

《迟到》武侠版

2025-06-20
[诗歌]

挥挥手

2025-06-20
[叙事]

七色花的梦想

2025-06-20
[写景]

万年寺的小乌龟

2025-06-20
[小说]

痛与抓

2025-06-20
[诗歌]

半只青苹果

2025-06-20
[读后感]

默默地付出――读《没人喝彩的工作》有感

2025-06-20
[写人]

那是一个迷人的地方

2025-06-20
[说明文]

康熙赐“福“的由来

2025-06-20
精选作文
[诗歌]

家乡的杨桃沟

2025-06-18
[动物]

《犬夜叉》预告

2025-06-18
[诗歌]

我是森林梦幻小屋超级药水推销员

2025-06-18
[写人]

我可怜的工资啊!

2025-06-18
[话题]

一句深情的问候

2025-06-18
[诗歌]

为了理想努力拼搏

2025-06-18
[叙事]

我爱军棋

2025-06-18
[诗歌]

为你――给青春 (外一首)

2025-06-18
[写景]

看路景,话珠城变迁

2025-06-18
[叙事]

象牙塔里的故事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