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二年级作文 > 《石钟山记》读后感

《石钟山记》读后感

年级:初中二年级作文   字数:622   作者:   时间:2025-03-07

《石钟山记》是苏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到石钟山亲临考察,得出郦道元、李渤关于“石钟山”的描写与现实不符,自己的怀疑得到证实的一个故事。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的结论。

的确如东坡先生所言,凡事不能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更多需要实际考察却判断真假。眼见为真,耳听为实。当然,主观猜测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了严谨的逻辑推敲,继而实地考察,才有实际的意义。否则如东坡所言:“渔工水师虽之而不能言。”另外,绝对是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东坡又言:“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连大地理学家郦道元都只能见血记载不能尽言;连唐代才子李渤也只能如此“浅陋”,更何况常人?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不乏鬼神之事,难道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难道是“太史公”所言我们就要全盘信之?

做人做事,实地考察实事求是是非常之重要的,连大学者苏东坡都要实地考察而辨真伪。而如今的血多学者却都只限于“书中寻真理”。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也有诗云:“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牛顿没有实地考察,被苹果掉下来而启示,能发现万有引力吗?如果达尔文不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到处实地考察收集标本,能有进化论吗?如果哥伦布不寻求开辟新航线,能发现新大陆吗?故谨记东坡先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都要持有一个怀疑的态度,才更容易更上一层楼,不是吗?

评论 (0)

最新作文
[想象]

假如我是鲜花

2025-06-20
[诗歌]

~夏的召唤~

2025-06-20
[散文]

夏夜萤舞的童年

2025-06-20
[写人]

我是一朵昙花

2025-06-20
[叙事]

老妈减肥记(已发过,参加大赛)

2025-06-20
[诗歌]

同在天堂

2025-06-20
[散文]

生命的泉水

2025-06-20
[叙事]

美丽的珠城我的家

2025-06-20
[散文]

流在雨季里的泪

2025-06-20
[小说]

爱如水(一)

2025-06-20
精选作文
[小说]

外婆的等待(1)

2025-06-20
[诗歌]

遗忘的味道

2025-06-20
[动物]

65分

2025-06-20
[议论文]

不做哭泣者

2025-06-20
[小说]

我的园月在哪里?

2025-06-20
[叙事]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

2025-06-20
[议论文]

精灵的哭泣声

2025-06-20
[叙事]

只是在爱......

2025-06-20
[散文]

乏趣的生活

2025-06-20
[诗歌]

七十二变

2025-06-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